|
市国资委: 坚持党建引领 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徐莎莎 刘树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市国资委坚持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国企发展改革的“铸魂工程”进行强化打造,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对国资国企改革攻坚的引领、推进、保障作用,通过党建引领优化提升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保证和引领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带动力、影响力、支撑力。努力做到抓党建与抓改革任务同步对接,管资本与管党建责任同步落实,国企生产经营与党建深度融合,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 党建引领公司治理完善 不断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加强董事会建设,选聘23名专兼职外部董事建立专家库,27家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面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落实党组织决定。指导市属企业全部完成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厘清党委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市属企业党委议事决策更加科学规范。 将市属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考核评价结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干部使用管理挂钩,市属企业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更加坚实。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读书研学、季度述职等系列活动,倡树“贴近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理念,构建“学习、服务、落实、担当、创新”机关文化。 党建引领国企改革深入攻坚 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认真履行全面深化改革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市国资委及市属企业先后4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国企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市属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首次组织对16个县市区和20余家市属企业进行专项评估考核,有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落地,2021年度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荣获A级,国企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增速,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2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11.7亿元,上缴税费19.6亿元。其中,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4246.7亿元,资产负债率39.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实现利润9.1亿元,净利润6.3亿元,上缴税费10.5亿元。山东海化集团1-6月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70.7%,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192.9%,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266名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搬掉“铁交椅”。918名管理人员全部实行竞争上岗,58人因不胜任被调整,打破“铁饭碗”。实行全员绩效考核,薪酬结构中绩效工资占比达60%以上,破除“大锅饭”。 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企业人才队伍 压紧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重点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特殊领域紧缺人才工作。 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共组织9家市属企业面向社会招聘71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348人,占比49.01%。预计市属企业全年可实现就业岗位1400余个,预期较去年增长7.63%。同时,注重对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做好人才的梯次培养,加大市属企业符合条件中层人员选拔任用,推动市属企业管理的中层正职40岁左右干部比例达到20%左右。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提高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市场意识、国际视野和法治思维,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市属企业优秀年轻中层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积极开展党支部书记“双培养”工程,把懂经营、会管理、技术技能型的党员培养成党支部书记,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把生产经营业绩作为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标准。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培训培养平台。山东海化集团与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实习实训、员工培训、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潍坊交发集团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行业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开展中、高级养护技术工人,桥隧工、筑路工等技术工种专业技能培训。 依托市人才集团筑巢引凤聚才引智,逐步打造特色人才集聚中心。指导市人才集团探索人才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模式。优化了市级人才公寓选房程序,完成摩尔国际160套人才公寓居民用水、用电、用网、快递柜的优化调整,对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进行装修提升,入住人才78名。 党建引领生产经营 不断增强市属企业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 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议,深入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灯塔领航 改革赋能 企兴资盈”市国资委党建品牌,市属企业32个基层党委、15个党总支、245个党支部,实现党建品牌和党建LOGO全覆盖,形成了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引领性强的党建品牌,构建了党建品牌矩阵。 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 抓效益就是抓党建、抓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是抓党建,以企业经营业绩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的导向更加鲜明。2021年,全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890.7亿元,增长64.1%;利润总额17.5亿元,增长118.8%;净利润10.4亿元,增长103%。全市国有企业社会贡献不断增长,已交税费总额45.9亿元,其中,市属企业已交税费总额14.7亿元。全市国有企业工业生产总值203.4亿元,增长46%,其中,市属企业工业生产总值188.6亿元,较上年增加59.8亿元,增长46.4%。 党建引领国企责任担当 发挥“压舱石”支撑保障作用 助力城市更新建设。承担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余个,今年计划投资119.7亿元。高铁新片区、站南广场片区开发、潍烟高铁、济青高速、明董高速、老年大学、新文化馆、市档案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力保障城市运行。落实一元票制,运行线路155条,总长度3300余千米。供热3000万立方米/年,供水5770万立方米/年,供气3.64亿立方米/年。 落实稳市场主体、稳就业政策。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上半年减免房租4262万元,累计减免1.6亿元,惠及4688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今年以来向帮扶村捐赠资金达167万元。农创集团助力乡村振兴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获评“2021山东社会责任企业”。 外资外贸工作实现突破。指导推进农创集团与西非加纳合作,顺利完成加纳首单1100吨100多万美元番茄酱贸易,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积极帮助县市区化解债务风险。协调市城投集团、投资集团、农创集团等市属企业累计出资、担保等共计156.1亿元,化解县市区风险,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市国资委系统作风建设提升年,市国资委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抓发展、防风险、拓产业、作贡献“1+4”工作理念,坚决打赢三年行动收官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