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推动民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市再次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发放城区低保居民第二季度补贴
《诸城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
安丘举办2011年退役军人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班
昌乐开展网络版低保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软件培训
昌乐行政服务大厅国土局窗口扎实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社会救助圆了我的大学梦”
寿光调整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2011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市民政局实施“三六五”工程
推动民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近年来,高密市民政局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为主题,大力实施“三六五”工程,努力推动民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提高“三力水平”
夯实民政事业发展根基

  提高民政工作执行力水平。树立围绕民政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政发展的理念,把党的建设融入全局工作中,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成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对局属单位财务实行统一集中核算,规范了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收支行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民政工作保障力水平。对全年的民政事业经费科目分类逐一梳理,及时搞好预算争取工作,每月一次上报预算计划,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对接,依托发展民政项目,争取财政加大对民政事业经费的投入力度,有效推动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提高民政工作社会公信力水平。城乡低保等业务工作,在村(居)、社区公示基础上,再通过《潍坊日报·今日高密》和民政信息网站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树立信访能够促进业务规范、信访能够提升工作水平的理念,实行信访限时办结制、终身负责制,打造“阳光民政”。
推进“六项建设”
进一步深化工作落实

  推进民政业务规范化建设。将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12项民政业务工作的申报审批程序进行了规范,分类形成了《资料汇编》。结合农业农村大调研、机关干部下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村(居)民政工作联络员进行培训等活动,制定了《高密市村(居)民政工作实施细则》,指导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在局机关成立了13人组成的民主评议监督审核小组,对事关民生的业务办理和资金发放实行集中审核监督。
  推进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从城乡低保清查扩面提标入手,采取入户审核、民主评议、公示“三项制度”,确保了低保政策宣传、检查监督、资金发放“三到位”,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一体、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必退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仅2010年,共发放救灾资金14.3万元,救济金30万元,面粉300吨。不断加大慈善救助工作力度,先后开展了“阳光助困”、“朝阳助学”、“夕阳扶老”等7项救助活动,近年来,共发放慈善救助金900余万元,受助困难居民达1.5万人。认真做好孤儿救助工作,已被认定的36名社会散居孤儿,全部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在城区,进一步规范13个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实现与住宅小区管委会的相互依托、良性互动,突出解决“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在农村,进一步深化107个农村社区建设,整合各种服务资源,突出抓好农村社区党建和为民服务代理两大特色,以党的建设促进为民服务代理制的落实。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协调督导镇(街区)将村(居)务公开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搞好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修订完善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办法,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成效。
  推进双拥模范城建设。将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与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紧密结合,内容互补、资源共享、“五城同创”。采取考试考核进事业、指令性安置到企业、鼓励自谋职业三条措施,年年圆满完成退伍军人安置任务。按照农村、城镇退役士兵培训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为退役士兵创造就业条件、搭建就业平台。
  推进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帮建设、完善制度抓规范、加强督查促服务、观摩评比上档次等措施,全面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申请,严格审查审批程序,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联动审核发放福利机构执业证书和民非单位注册登记证书,依法引导社会福利机构中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创新“五项管理体制”
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

  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实施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与党组织组建同步审批、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与党组织建设同步考核、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创先争优同步表彰、社会组织与党组织换届调整班子同步进行的“四同步”党建工作法,确保社会组织党建与管理实现“双赢”。目前,该市共有社会组织216家,已组建行业党总支10个,建立党组织91个。
  创新城市住宅小区管理体制。对城市13个社区所辖的365个住宅小区进行科学规划,组建了73个住宅小区管委会,并同步成立党组织。通过组建住宅小区管委会,在为住宅小区居民提供户籍、计生、子女入托入学、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找到了新的结合点,解决了城市社区与住宅小区居民在管理服务中出现的“断层”问题,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创新“一站式”医疗救助管理体制。对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孤儿取消了救助病种和起付线,无论在城乡哪个医院、属何种病种,均实施无障碍救助。今年,为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孤儿发放“一站式医疗救助卡”,实现了困难群众住院救助与新农合同步即时结算。
  创新搭建基层民政工作平台。每个镇(街区)都设有民政办公室,有3名以上工作人员,做到了定编、定岗、定职责。在该市960个行政村(居)分别聘用一名民政工作联络员(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有效加强了基层民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了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创新行政村(居)规模调整管理体制。加快吸引周边村(居)向城市和城郊融合,向镇区和社区融合,向中心村(居)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约配置。截至目前,已建成10处集中居住区,另有13处已开工建设。配合组织部门以基层党组织联建为着力点,采取强村带动型、自然村恢复型、社区整合型、产业联结型、村企联建型5种模式,先合党组织再合村庄,目前,该市960个行政村(居)共有938个党组织,合并减少22个村(居)党组织。
       洪浩 李强 王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