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寒亭区固堤街道,不会知道寒亭还有这样一片“宝地”。站在地头,上百个长约60米、宽约8米,个个都有编号的葡萄大棚整齐排列。远远望去,使人感到又壮观又振奋! 8月19日,在寒亭区固堤街道北张家埠村一个面积达6亩的葡萄大棚里,种植大户张临沂忙得不亦乐乎。他指着眼前一串串葡萄高兴地告诉记者:“再过3天,新葡萄就要上市了。这串葡萄成熟后有1公斤多,能卖十几元钱哩!” 张临沂告诉记者,固堤街道的过去,土地贫瘠,沙沼盐碱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广种薄收,农民生活十分困难。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土地贫瘠、群众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等难题,固堤街道不断探索研究发展新路子,决定改造盐碱地,变害为利,重点发展沙地经济林产业项目。他们采取项目示范方式,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并将一些村屯周围的空闲地、废弃地统一平整后,承包给职工栽植葡萄。经过多年的努力,葡萄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星罗棋布、处处栽树、瓜果飘香、家家致富的喜人局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固堤葡萄最有名的品种是“早紫”和“巨峰”。此外,“玫瑰香”和“提子”都比较有名。因为葡萄比较耐盐碱,而且盐碱地里种出来的葡萄品质相对会比较好。葡萄不但产量高,而且个头又大又圆,晶莹剔透,甜度也高,所以如今在固堤,原来的荒地也都变成了“宝地”。 “传统的葡萄都是9月以后才陆续上市,但是当地农民通过采用新技术种植温室葡萄新品种,葡萄在5月就开始上市。我们村种植温室葡萄已经有多年历史,采取反季节种植的方式,我们这里的葡萄在5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7、8月进入高产期,价格往往是10月份上市葡萄的好几倍。”张临沂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近年来,固堤街道抓住农村社区经济圈建设这一大好机遇,以培育特色农产品发展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了街道现代农业良好发展。其中,以种植大棚葡萄为主的南王社区目前已发展葡萄大棚1500亩,亩均收入可达45000元。其中北张家埠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种植格局。全村90%农户种植葡萄,共有10多个品种,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域性标志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