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解决农村孩子上名校难要靠制度救济
黄金梨铺就“黄金路”
我市暑期加固校舍面积10余万平方米
高密以群众工作聚民心促发展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代表来潍观摩
我市举办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
我省预拨17.2亿元补助新农保及城镇养老保险
黄渤海区伏季休渔结束
为和谐计生趟新路
2011年09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农村孩子上名校难要靠制度救济



  王斌

  关于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问题,因近来一组调查数据广被征引和传播而再次引起社会持续关注。数据是否全面,社会意见不一,但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象背后总有更深层的原因。农村孩子上大学难、上名校更难这一结果,反映的正是城乡教育差别,以及造成城乡教育差别的农村基础教育欠账。据统计,农村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学生的三分之一。投入的差距如此之大并经多年积累,必然影响到教育的结果。为此,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名校难,必须要靠制度救济。
  在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之下,尤其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如城乡教师双向交流、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等,让优质的师资流向农村,切实改善农村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在制定以上投入措施的同时,教育部门应从现实出发,完善高招环节。具体到高考招生上,重点高校应向一些欠发达地区倾斜,提高招生比例,给予农村考生相应的政策照顾,校正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带来的结果不公。
  另外,由于教育背景不同造成考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异,农村学生在近年来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中多处劣势。应当建立自主招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比如加入地区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评价指标,对确实符合条件的考生实行加分或优先录取等办法,让农村孩子不至于因客观条件不足而失去脱颖而出的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