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解决农村孩子上名校难要靠制度救济
黄金梨铺就“黄金路”
我市暑期加固校舍面积10余万平方米
高密以群众工作聚民心促发展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代表来潍观摩
我市举办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
我省预拨17.2亿元补助新农保及城镇养老保险
黄渤海区伏季休渔结束
为和谐计生趟新路
2011年09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优先 服务第一
高密以群众工作聚民心促发展



  本报讯 (记者付生 通讯员王有志 王喜进)近年来,高密市把群众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抓手,树立民生优先、服务第一理念,有效解决了为“谁”发展、依靠“谁”来发展这一问题。
  和谐劳资关系的创建,让该市的企业与职工“抱团过冬”,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高密市从调整收入分配入手,引导企业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增加工资收入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适当调整基础工资与计件、计时工资的比例,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去年增长21.5%的基础上,今年前六个月又增长了27.4%,构建起劳资两利、劳资共赢的和谐劳资关系。该市的基层工会组织总数达到1239家,会员发展到16万多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94%以上的企业建立起职代会制度,职工的话语权、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得到了保障。让劳动者获得公平报酬,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凝聚起该市24万职工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7月份,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利税58.8亿元,其中利润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33.8%。
  干部作风的转变,让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增进了干群之间的“鱼水情”。从去年8月份开始,该市组织600多名市、镇两级干部下村入户,在全市开展了农村政策大调研活动,先后排查梳理出8个方面22类263个问题,化解各类矛盾832起,调整软弱涣散班子55个,为群众解决难题1300多件,受益群众达7.6万人。面对网上舆情日益严峻的新形势,该市依托高密新闻网开通了“高密民声在线”,该市86个与群众生活、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部门上线接受网民质询,限期答复、解决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为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搭建起沟通平台,实现网上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把大量矛盾成功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高密民声在线”已接受群众质询贴子8031条,解答各类问题6519条;平均回复率达到97.6%,满意度达到98.5%;网民上线浏览量达到130万次。
  民生状况的持续改善,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今年以来,该市投资14.2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健全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三大体系”,构筑养老、就业、保险、救助“四道保障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建农村校舍15万平方米,在城区规划建设豪迈小学等5所城区新学校,全面启动凤城中学二期和市委新党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青科大高密校区二期工程。以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为引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镇街区都建成了综合文化站,80%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繁荣。新农合、新城合参合率均达到100%,群众受益面达到96%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8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