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和谐计生趟新路 |
——安丘以人为本打造人口计生科学管理模式纪实 |
|
□本报记者 尹莉莉 付生 通讯员 王云峰 张金华 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如何才能做好?安丘市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科学管理这一主题,经过五年实践探索,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依法行政”两条底线不动摇,深入开展基层规范化建设,打造了一个集全省、全市多个率先之举的人口计生科学管理模式,以创新机制构建和谐计生,破解了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了筑牢根基、创新机制、领先一流的递进发展、螺旋上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安丘市人口计生局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单位”,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安丘市人口计生局服务站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依法行政,构筑和谐计生“防火墙” 安丘市有95万人口,人口基数大,控制人口总量的任务相当艰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计生工作一度出现过滑坡,违法生育出现了反弹。2007年,安丘市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市直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着力健全党政领导下的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全社会覆盖、城乡统筹互动的人口计生高效服务体系。 该市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人口计生工作政策、法律、法规精神,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施治的工作模式,切实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该市连续五年出台文件,健全完善了一票否决、重点管理、追踪奖惩、离任审计、部门齐抓共管等制度。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在潍坊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法处理社会公众人物和高收入者等特殊人员违法生育行为的意见》,对处理程序和处理标准进行了规范。加大对违法生育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处理处罚力度。锻造了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能服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有责任感的高素质执法队伍,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20多个文件进行计生专项审核,通过文明执法赢得了群众信任。 双基管理,规范化建设堵住“漏斗区” 自2008年开始,安丘市推行基层基础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通过坚持逐项梳理,严管细查,筑牢了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夯实双基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无缝隙管理,真正堵住了违法生育的“漏斗区”。 目前,该市所有育龄妇女重新签订了计划生育管理合同,所有村(居)全面完成了规范建设工作。健全完善了育龄妇女个人信息档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达到100%。投资60万元,在潍坊市率先安装了育龄妇女手掌静脉身份识别技术系统,实现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信息特别是异地透查信息“两地直传直用”。 安丘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成立由人口计生、公安、民政等15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拨付机房装修、设备采购经费120多万元,在潍坊市率先建立了高效、便捷、全面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成为人口计生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今年6月,在安丘召开的潍坊市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暨科学管理现场推进会议上,安丘典型经验得到了潍坊市领导和全市计生部门的首肯,该市以“城区管理立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基层基础规范化、服务阵地标准化、宣传教育特色化、利益导向人本化”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了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
以人为本,搭建全方位服务“连心桥” 五年来,安丘市通过宣传教育先行,利益导向保证,优质服务紧跟,三个环节紧扣民生,构筑了一个以利益导向机制为杠杆,充分反映民声、贴近民意、打动民心的新型计生服务大平台。 在全省率先确立了部门采购、政府买单的宣传教育运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开通计生信息手机报,在全省率先公开选聘1万名计生惠民工程社会宣传员,使安丘人口计生宣传进入了特色、品牌、立体化宣传的新境界。投资560多万元建成标准较高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一条街1865条、会员之家和人口学校2866个。 安丘市建立健全奖励、优先、优惠、扶助、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计生利益导向和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暂行规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推动体系的规定》,在奖励扶助、托老养老、福利分配、农村建房、就业招工等方面对计生家庭实行优先优惠,连续几年用于计生事业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去年,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4180万元,免费节育技术资金280万元,免费唐氏筛查资金169.4万元,免费婚检资金73.4万元,筹集奖励救助金34.3万元、奖励扶助金226.9万元,筹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420.5万元。在全省率先实行中考独生子女加5分录取的政策,已有1.8万名独生子女受益。已有122名独生子女在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和教师招考中因加分被录用。新机制激发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仅去年就有115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自愿放弃了二孩生育指标。 变“管”字当头为服务至上。安丘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人性化管理、温馨化服务”活动,投资8000万元新建市计生服务站1.6万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打造了数字化服务站,投资2000多万元,对该市部分镇、街道计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市、镇(街道)两级计生服务站合格率达到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