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宠物犬,宠物犬的增多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不少问题,乱吠影响市民休息、随地埋“地雷”等一些不文明的养狗行为破坏了市容环境。 ◆记者目击 狗粪很多 大煞风景 “现在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粪便,一不小心就踩上‘地雷’了。好好的心情一下就给破坏了,养狗人也不清理一下,很影响城市环境卫生。”9月3日下午,家住北海花园的吴女士下班回家,一不留神就踩着了一堆狗的排泄物,很是恶心。 高奶奶家住福寿街名门世家,她平时晚饭后常到街头散步,她反映,从文化路到张面河景区这一段路上,一路走过都会遇到狗屎,尤其是虞河和张面河风景区内,踩过一两次狗屎后,受不了了,出门都要带个手电筒,不是为了照路,而是为了防狗屎。“这些遛狗的人多是晚上出来,很多还牵着大狗,大狗的粪便也多,但从不见养狗人清理。”高奶奶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理一下,采取一些罚款等措施。 “家养宠物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每天都要清扫很多狗粪,又臭又不好打扫,给我们工作也造成很多麻烦。”环卫工人张大妈说。不仅仅是公园,街道上、甚至是小区的楼道上,也可以看到宠物狗的粪便。 采访中,很多市民向记者倾诉心声,希望养狗人能做到文明养狗,不要影响城市环境。“有些人养的是大型宠物狗,他们出来遛狗不拴绳子,很容易吓哭小朋友。再有就是有的狗随处拉屎撒尿,养狗的人也不自觉打扫,严重破坏了公共环境和卫生。” ◆市民支招 文明养狗 办法多多 “养狗不仅要有爱心,更需要有责任心。”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市民中的另一个声音。同样,也有不少市民对城市主干道布满“地雷”的情况,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以后可以在小区或城市街道划定一个区域为公共遛狗区,可以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保障养狗者和非养狗者的权利。”市民杨先生如此说道。 “我觉得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是有必要的。找有关部门对养狗者进行登记、备案。让养狗者签订责任书,让他们承诺文明养犬,最应该承诺的是,遛狗牵狗绳和随时清理狗粪便。同时,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上路检查,特别是在傍晚遛狗多的时段和地段,加大处罚力度,可以强制狗主人清扫或是罚款,以便形成好的机制和习惯,这样城市环境也卫生了。” ◆有规可循 加强管理是关键 采访中,很多市民纷纷表示,在城市养狗问题上,确实有必要采取“依法养犬、科学养犬、文明养犬和健康养犬”的教育,市民的公德意识提高了,才更有可能产生尊重他人的自律行为,社会也才会和谐。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养犬管理行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减少因养犬引发的各类问题,《潍坊市养犬管理规定》早于2009年就正式实施。规定指出外出犬只也要求必须佩带犬绳,由主人随身牵引。而携带犬只进入有宠物不得入内标识的公共场所、敞放犬只、携犬只进入公共绿地均属于违规行为。遵守犬只管理的相关规定,维护市容整洁,保证饲养犬只不侵扰或伤及他人是每一位养犬者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养犬主人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加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养犬的相关规定。违反规定,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饲养人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犬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记者手记 凭着个人的爱好养狗而又缺乏应有的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由此带来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侵犯,更是对公共利益的侵犯,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社会和谐的破坏。关于城市养犬的管理问题,迫切需要一种长效机制的建立。它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仅仅依靠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中形成合力。特别是养宠物犬只的人,自身必须要有约束力和公德心。在不影响他人的生活,不侵犯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依照有关规定,规范养狗,文明养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