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孝道今释
风雨战友情
秋情秋景
尘世里的东苑
思念
枣枝上挂笑声
太阳
秋天,我永远的迷恋
2011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道今释



  ◎韩新成

  现在流行一句口头禅:“万事孝为先”。就是说人要想去做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想到“孝”。单讲这“孝”总括起来大约有这么几种类型:“二十四孝”中的传统愚孝;遮人耳目的“作秀孝”;为将来自身回报的“仿孝”;忠于国忠于民的“大孝”;干一项事业,养活一批人的“广孝”等等。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怎么会衍生出这么多的孝呢?这是中国传统的东西。社会进步了,传统的东西又丢不得,于是孝的花样就多起来,自古传统讲忠孝不能两全,其实中国历史“忠孝”两全的人多得很。只是孝的标准,孝的范围不同罢了。针对“二十四孝”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对封建愚孝当头一棒,国民开始觉醒。又想起电视剧《天下粮仓》中刑犯被砍头之前,因无法实现许诺母亲喝不倒箸的粥而痛哭流涕,随即从手臂上咬下一块肉让母亲吃下充饥。早已心碎的母亲见状吞箸窒息而死。这“孝敬”的场面是何等地惨烈!我暗自猜想,如果刑犯不呼叫他的母亲看他行刑,又咬下块肉来孝敬她,也不至于惨烈地陪儿死去。这伟大而又卑微的愚孝啊!
  前几日,接到好友送的一只光盘,是原央视节目主持陈大汇的演讲录像,核心也是“万事孝为先”,理论托本《弟子规》。朋友说他是流着泪看完的,他呼叫:“看完了就快回家去给母亲洗脚去!”可我看完后觉得,其实一本小小的《弟子规》规范不了现代社会。
  至于什么是“大孝”,“广孝”呢?即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官员体恤民情,受到百姓爱戴,即子民敬仰爱民之官,衣食父母与父母官互敬互尊即为“大孝”。而众多企业家完成资本积累反哺社会,乐善好施,建老年公寓、敬老院,惠及众多父母,即为“广孝”。
  如果说那些因忙于大家的事、民众的事,国家的事而没能“常回家看看”的人是不孝,没有给父母洗脚就是不孝的人,那纯粹是一种没头脑没文化的瞎说!
  大家明白:传统的孝道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孝敬仅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个人体现,社会是纷繁复杂的,生命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不能一概而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