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高价难求“金牌”月嫂
地沟油反映多重问题
商场承诺未兑现
居民楼非法搞培训
河边洗矿树木遭殃
中国悄然兴起“怀旧消费”
我市举办“爱牙日”宣传活动
优秀餐馆绽放“笑脸”
2011年09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沟油反映多重问题



  ◎李建华

  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一起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捣毁6个制黑窝点,抓获嫌疑人32名,同时查获食用地沟油100吨。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一条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如同三聚氰胺等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公安部的强势介入,说明制售地沟油已经触犯刑法,其性质与制毒贩毒、制售假药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并无二致。打击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就不仅是在整顿食品安全秩序,也是在打击犯罪。
  目前,我国对“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卫生、质量监督、工商管理、环保、市政、城管、公安等。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乃至形成产业链,并非一天两天之事,而是久有时日,其中又涉及多个环节,那么之前为什么没有发现问题呢、不见监管。在某种程度上说,监管不力、责任心不强、不作为等等,已经不能作为一起起类似事件的理由了。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无不反映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已不能适应当下的现实,它很可能不是一时的疏漏、一时的不察不作为,而是该领域的治理体系的运转失灵甚至失效,三聚氰胺不断重现就是一例。
  地沟油问题,反映了社会伦理道德某种滑坡。地沟油提炼自潲水和下水道中的废油,足以令人作呕,地沟油中也含有多种致癌毒素,这种根本就不能食用的东西,竟然大举流入餐桌,参与制售的人可谓伤天害理。一些时候,做错事、做坏事、做犯法之事,也还有基于人性的道德底线,比如地沟油不能当食用油吃,毒药不能当补品吃,工业酒精不能当白酒喝。如果底线下滑,以至没有底线,为了利益,一切道德伦理禁忌将荡然无存,就无事不可为,无恶不可作。
  “地沟油”在我国愈演愈烈,也反映了我们公共管理技术水平的欠缺。其实,“地沟油”也曾毒害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地沟油甚至在日本严重泛滥,不过,“地沟油”最终销声匿迹。其中的主要经验是,在利用公共政策工具从源头“管控”之外加以大力“疏导”,即创造合法产业链,利用市场机制处理厨余废油。比如在日本,地沟油有专业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政府用以提炼燃料,合法利用。
  人们希望地沟油问题得到真正彻底的根除,而它背后所反映的多重问题,更应该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治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