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 |
青州公共自行车引领“绿色出行” |
|
|
本报讯 (孙方凯 宋健)“虽然天气转凉,但全市一天仍旧办了160张公共自行车卡,当天骑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人数达到了920人。”9月21日下班后,青州市凯程公交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公共自行车经理牛在坤看着当天的统计数据介绍说。 据牛在坤介绍,目前全市已办理公共自行车卡8000余张,使用频率增长迅速,日骑用达800多人次,节假日骑行人数最高达1300人次。骑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正成为青州人的出行新时尚。 青州把建设“自行车自助租赁系统”作为今年政府为民承诺的12件实事之一,按照政府主导、公交公司操作的原则,市财政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设立站点75个,投入自行车1200辆,基本涵盖了大型商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宾馆、风景区和大型社区,不仅有效突破了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更缓解了交通压力。 家住盛世东方小区的赵丽婷在泰丰购物广场做生意,以前一直是开车上下班,节假日光找个停车位就需要十几分钟。自从小区门口和广场都设立了公共自行车站点,她改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每月还能节省300多元的燃油费用。 赵丽婷说,办了公共自行车市民卡,在城区一小时内骑车不收费,而从家到店里只有十分钟路程,刷卡提车存车只要十几秒钟,车脏了还有专人擦洗,真是太方便了。这不,一个月卡里一分钱都没扣。 现在,出门骑公共自行车在青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负责海岱苑社区站点的吴全红介绍说,公共自行车从去年11月开始运营,春节前只办了四张市民卡,而现在一天就能办四五张。目前,海岱苑社区站点有30个锁头,平均自行车存有量16辆,每天能租借40多次,一到上下班高峰,甚至会出现无车可借的现象。 青州的公共自行车还向外地游客开放。前不久,负责农夫山泉青州市场的业务员赵海华为了业务方便,到青州公共自行车中都财富广场站办了一张游客卡。有了公共自行车,他一天能跑30多个门店。因为跑的门店比较集中,骑自行车比打的方便,还节省费用,一天十块钱就够了。目前,青州已经办理了380多张游客卡。 为了保证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常运转,负责管理运行的凯程公交公司专门开通了公共自行车网上管理系统,坐在办公室里,一点鼠标就能看到哪个站点有几辆车。公司专门配备了2辆电瓶车、4名维修人员,负责各站点公共自行车的调配和维修。 凯程公交公司董事长张伟民介绍说,为实现公共自行车全覆盖,青州将在年内建设站点200个,投入自行车3000辆,形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网络。为改变现在财政投入为主的局面,公司将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出让站点广告发布权、站亭经营权等方式,增加经营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