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美三
我是一名与共产党同龄的老党员,如今衣食富足,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没有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一九四七年秋,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一天,昌南县委接到上级通知,向东紧急转移,我当时在昌南县委当交通员,按照部署,我们是最后一批转移的人员,由政府各部门的善后工作人员组成,县委秘书孙一民负责,其中有孙坤敏、姜延行等人。我们一边转移一边掩藏文件,到达胶莱河边的松树园时,敌人已到了一里外的八寨桥,我们来不及按计划隐藏文件,便把文件浸泡踩到泥水里。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河水很深,河面宽达1.5公里,渡河没有工具,面对数倍于我们的敌人,硬拼是不行的。我急忙对孙秘书说:“这样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不如趁现在没被发现,马上离开堤岸,藏到高粱地里,等天黑后再做打算。”孙秘书同意我的办法,就这样,我们从上午十一点一直站在雨水齐胸的高粱地里,一直到晚上七点敌人才后退。经询问得知,我们这18个人只有我和姓王的同志会游泳,我去找渡河工具,找了好长时间找到两个老百姓,他们告诉我,河对岸村里有一个小筏子,我回到高粱地,请王同志一同去找筏子,我俩游过河来到村里一看,村里空无一人,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到筏子,王劝我不要回去了,回去就是等死,我义无返顾地游回对岸,又找到那两个老乡,费尽口舌说服他俩帮我去找筏子,我们又游到河东岸,找到了小筏子。此时我又累又饿,面对湍急的河水,心急如焚,极力说服了两个老乡帮我救县委的同志,我们推着筏子费力地游到河西岸,第一批渡过9个人,因风急浪大直行无法前行,只好斜向艰难前行,总算安全来到河东岸,我们顾不上喘口气,又把焦急等待的第二批同志送到河东岸,当我们精疲力尽地把同志们全部送到岸时,天也亮了,敌人也来到了岸边,气急败坏地向我们开枪,整整一夜,我来来回回四次,把同志们全部安全送到河对岸,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我很感激那两位不知名的老乡,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把同志们安全地渡过河去,不知道那两位老乡是不是还在?当年一起过河的同志现在在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