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莹昕
秋风起了,树叶由绿变黄,纷纷落下,地上便散落了枯黄的叶。 秋,心之愁也。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大多是伤悲、离愁的。屈原说:“袅袅秋风,洞庭波兮树叶下。”唐朝诗人马戴更是把这种秋绪推到了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纷,孤灯独坐,秋气袭人,情思顿思…… 秋风起,落叶下。秋风总和落叶连在了一起,好像是风吹落了叶子…… 其实呢? 是时间,是季节,荣枯正是所有生命的自然规律啊。 绿代表生命,黄就一定是死亡么? 谁又说得清叶离开枝就是一种离别,一种结束?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 即使死亡又如何呢?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落叶之静美。”清晰有力的脉络足以见证,叶子也经历过春的萌发,夏的热烈,既然在风中妩媚过,在雨中抗击过……活着是很美,很潇洒,所以落下时很坦然。 已经绿过,怎么怕黄怕落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