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教育“冷暴力”何时休
国内最大鞋亮相鸢都
初入职场,大学生要脚踏实地
坊子人社局帮企业化“危”为“机”
寿光改善环卫工人劳保福利
我市老年乘车卡开始年审
别让谣言毁了互联网
2011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谣言毁了互联网



  马玉凤

  近期在网络上流传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等均已查明属编造的谣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公安机关已责成属地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对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责任人和网站予以惩处。
  谣言传播事件不仅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社会秩序,还严重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而谣言制造散布者受到相应的处罚,可谓咎由自取、教训深刻,但也令众多网民深思。
  从论坛的开放到博客的普及再到微博的广泛运用等,让我们看到,互联网对每个人都是开放与自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责任缺失的地带。相反,它更需要每个网民自觉的责任担当,努力守住自己的良知与道德底线。
  然而,谣言传播事件频发让公众看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散布虚假、具有误导性的谣言变得轻而易举。从“后妈虐童案”、“艾滋女事件”、到“浙江海宁癌症村”等等,可以说从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到有意恶搞,从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到恶意中伤、混淆视听,从欺骗他人感情到误导他人认知,种种子虚乌有的谣言不断充斥网络。虽然有些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本无恶意,但在我国网民人数已达4.85亿人的今天,网络谣言一旦出现,就有可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速度传播,其影响力也可能被放大到极致,而这造成的危害不只是散布谣言者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还有网络真假难辨的混乱与公信力的降低,更给现实生活中无辜受害者带来无穷的灾难。“谣盐”掀起的抢盐风波,“后妈虐童”案件中无辜的后妈因舆论压力竟多次想自杀等警示我们,网络谣言已成为坑人害己的毒瘤。
  记得读过一片文章《你喝了别人的尿分子吗?》,文章中说,“有50%到公共游泳池去游泳的人,曾经在池子里撒过尿!都是液体,边游边撒,看不见。”我觉得在虚拟的网络中遨游,就好比在游泳池中游泳,每个上网的人就是游泳池中的一员,而散布谣言者就好比池中的小便者。假如有人在池中随意小便,也许他是一个游泳高手,不至于喝到别人的尿分子,但是,想一想,如果多人在池中随意小便,即使你我喝不到他人的尿分子,却在充满尿分子的池中游泳,这会是什么滋味?能让身在其中的你我舒畅地遨游吗?而看看现实生活中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即使相关责任人暂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其良心又何以安?所以,对众多网民而言,即使他人看不见,成本再低,也应增强自律,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切莫让自己不慎或故意制造、传播的谣言欺骗他人情感,误导他人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我都在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中心情舒畅地遨游。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