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前,先后经历了5次变轨,调整到处于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 这一测控方案究竟是如何设计、又是怎样实施的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上升段主任设计师卢立常对此给出了答案。 卢立常解释说,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之所以要实施远距离导引,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合理的位置和速度来与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在这一导引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让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处于相同的轨道面,达到同心共圆的目的,然后才能使其以相对合理的速度保证交会对接的正常进行。 卢立常说,“正是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和要求,我们设计了对神八飞船5次变轨的方案。第一次变轨是第5圈的远地点变轨以抬升近地点高度,之后是第13圈调整轨道倾角,第16圈近地点变轨抬高远地点,第19圈变轨是为进一步圆化轨道,第24圈变轨是将前几次的误差进行一次综合修正。通过这5次轨道控制,最终使飞船满足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的各项要求。至此,就完成了地面导引阶段,最后在智利圣地亚哥站上空切换到神八的自主导引阶段。”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