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弘扬时代精神 展示巾帼风采
河南义马矿难抢险救援基本结束
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作专题发言
北约秘书长表示现阶段不会武装干涉叙利亚问题
希腊政府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奎文工商分局多措防范廉政风险
和风化雨润农家
跨越数字鸿沟
省胶东调水局潍坊分局扎实开展“包联”工作
2011年1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时代精神 展示巾帼风采
——全市妇女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孟祥风    通讯员 王 芳 牟庆华
  冰心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而只有当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妇女们充分把握自己的权利时,这真、这善、这美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2006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妇女事业更加重视,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发展,广大妇女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大有作为,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谱写了更加壮丽的篇章。
  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发展环境实现新优化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把妇女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市委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重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先后出台《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100%。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全部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女性进村居(社区)委员会比例达到100%。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和谐家庭创建、妇女创业就业及关爱帮扶妇女儿童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政府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将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妇女儿童工作协调机制日趋完善,社会扶持妇女儿童发展的资源更加丰富,媒体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更加广泛,服务妇女儿童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全社会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协调、部门配合、整体推进”的社会化妇女工作新格局。
  创新、创业、创优,在全面参与中实现新发展
  全市广大妇女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在推动经济繁荣发展中建功立业。农村妇女主动学习实用新技术,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城镇女职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中创造了骄人业绩。一大批创业女性积极投身全民创业大潮,成为带动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领头雁。五年来,全市1.2万名妇女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广大妇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中大有作为。全市女公务员、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参政议政层次不断提升。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全市7000多名女村官扎根基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
  科学务实、主动作为,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巾帼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健全培训、指导、示范、合作、信息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百万新型女农民培训、百万农村妇女创业“双百万”及“巾帼科技鸢都行”活动,
着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农村合作经济模式,全方位促进妇女增收致富。五年来,培训农村妇女107万人次,建成妇字号龙头企业586家、示范培训基地441处、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20个。
  围绕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就业行动”,构建起服务机构、创业基地、指导队伍三位一体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成立全市女企业家协会,培植壮大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组建巾帼创业导师团,出台《巾帼创业信贷担保助推行动意见》,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连年与人社部门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各级发放巾帼创业信贷担保贷款4.8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727万元,帮助8万妇女创业,带动20万妇女就业,组织5万妇女有序转移。
  按照平安和谐潍坊建设总体要求,以“和谐新风万家行”为主线,以“三和四进孝为先”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孝德尊老、亲情关爱、巾帼素质、文化孕育“四大行动”。深化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7600多支巾帼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城乡社区,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全省妇联系统文明和谐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市妇联在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协调小组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妇女儿童工作实现新作为
  扎实开展“优秀妇女维权岗”、“零家庭暴力社区(村庄)”及“百万妇女学法律·百万家庭创平安”等创评活动,市县成立妇女致伤鉴定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39个,村、社区建立妇女维权站(点)4299个,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覆盖全域,形成了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
  大力实施“贫困母亲救助行动”,拓展“春蕾计划”救助范围,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组织“情系北川”现场结对帮扶,认真做好包村帮扶工作。五年来,资助贫困母亲、贫困女童和女大学生7.5万人次,捐款捐物近亿元;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34处,3万名儿童受益;筹资2600万元,着力为帮扶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双合格”、“亲子共成长”等主题实践活动,开通“农村父母课堂”热线,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长学校106所。文明城市测评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位列全省第一。
  创先争优,妇联自身建设实现新跨越
  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原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居(社区)妇女组织健全,“两新”领域妇女组织不断拓展。推动村居妇代会换届直选,村居(社区)全部建立“妇女之家”,实现了“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共建”。总结推广“妇联+协会”、“妇联+联谊会”等模式,成立女书画家、女摄影家、女村官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实现了妇联组织与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有效融合。各级妇联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新力明显增强,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呈现蓬勃生机。
  五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妇女工作、妇女创业就业、平安和谐创建、妇女维权、儿童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多项工作获全国和省表彰,“农产品质量安全万家行”活动、和谐家庭创建、巾帼信贷助推、贫困妇女儿童救助行动等成为社会影响广泛的妇女工作品牌,潍坊市的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