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数字鸿沟 |
——昌乐以房管信息化服务民生创先争优 |
|
□本报特约记者 邓有峰 通讯员 高伟仁 今年以来,昌乐县对房产管理进行全面升级,通过信息化改造,在服务民生中创先争优,铸造了业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新模式,社会满意率大大提升。 全力打造“动车组” 如今,只要登陆昌乐房产信息网,就能了解到房地产的实时运转情况。这是昌乐县为广大群众提供政务公开而建立的管理系统,也标志着该县房地产管理逐步迈入数字化轨道。 随着房产管理业务种类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以及房产登记、交易、抵押、租赁业务的增长,传统的以手工处理为主的房屋权属登记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房产管理的需要。自2008年开始,该县在已有产权产籍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房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改造,建起包括产权产籍登记管理、商品房预销售网上签约管理等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房产产权管理部门的多个业务管理环节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共享资源,实现了各项业务的内部联动以及房管部门与市民、开发单位的内外联动,对产权登记、抵押登记、房产档案、商品房预销售等管理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初步实现了网上无障碍连接、信息化畅通。 严密构建“防火墙” 近两年,昌乐县房管办已接到群众送来的100多件锦旗或感谢信。“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的‘防火墙’建设,从源头遏制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房管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肯定。”县房管办工作人员高兴地对记者说。 为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提升服务质量,该县根据房管信息系统特点和业务办理要求,明确每名业务人员岗位职能职责,避免工作人员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电脑等设备进行了限制,工作人员只能在房产信息系统中按规定要求进行房产业务的操作,并且下道程序对上道程序负责,保证了房产业务办理的严密性。此外,该县还通过房产信息网站对业务办理进行公开,使每个业户能够查到所办理业务的时限、流程和需缴纳的费用,方便了业户查询、监督房产业务办理,有效杜绝了权证办理中的“人情证”、“关系证”问题,实现了零投诉、零过错率。 真心架筑“便民桥” 采访中,在房地产办证大厅办理过户手续的某房产中介公司业务员单燕告诉记者:“以前我帮客户办理查档、过户和领取房产证手续,起码要跑四五趟,全部办完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客户资料不全还得多跑几趟。现在,这些手续可以即时办理完毕。” 为方便群众办理业务,该县开通了行政审批业务远程查档服务系统,实现了受理、查档、审核、收费、归档等网上“一条龙”服务,房屋登记办理时间由过去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几个小时。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实现商品房预售、房产交易、档案管理、维修基金管理等功能。购房群众也可通过网上备案系统,与销售企业签订预订、预购商品房合同,服务平台真正前移到办事企业和售房现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