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孙桂强 阎荭早 今年以来,诸城市紧扣“民”字这条主线,着力在“求计”上下功夫、在“问需”上出真招、在“解难”上求实效,有效改进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效性。在近期组织的全市群众民意调查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8.8%。 求民计—— 开展基层政策大调研 为全面掌握各级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该市组织开展了基层政策大调研活动,坚持让群众帮助查找制约因素,向群众寻求破解良策。围绕城乡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出基层政策、基层经济、社会稳定、合作组织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农村资源、居民养老、水利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培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投入等13个方面的37个专题,成立37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和居户开展调查研究。 据统计,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该市已召开政策分析会、群众座谈会等125次,走访群众6600多人次,查找出10大类152个问题,整合群众的意见建议188条。在此基础上,市委出台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土地流转的实施办法》和《加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有关文件,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问民需—— 建立“民情台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深入摸清群众需求诉求,该市组织全市在职在编机关干部(学校、医院除外),结对联系所有城乡居户,开展建立“民情台账”工作。参与联户人员采取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多户座谈等方式,每季度与居户联系沟通一次,详细了解需求诉求,记好“民情实录”,最终形成包含全市每一户居民基本信息的“民情台账”系统。 对掌握的群众需求诉求,该市实行“五制”方式层级联动解决:首联负责制,联户人员首先解决;单位负责制,联户人员所在单位协调解决;转交督办制,市委群工办指定具体承办单位,限期解决;集中会商制,市委召开联席会议集体研究解决;公开办理制,市委下发正式文件,实行跟踪督查、公开办理。目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放下“官架子”,主动走出机关,摸清群众家底,真心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需求诉求1.4万多件,使“有困难找干部”成为当前该市老百姓最流行的一句话。 解民忧—— 组织万名干部包居户 为切实解决群众需求诉求,该市坚持上下联动,深入开展“包社区联农户促和谐谋发展”活动。在组织690名市镇和部门(单位)两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党员干部包靠208个农村社区、联系1106户党员群众的同时,引导农村社区内3200多名党员与3000余户党员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除了帮扶贫困户,还对各类留守户、重点户、专业户进行分类包靠、重点帮扶。对留守老人、儿童,认真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争当代理家长”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对因各种原因造成不稳定的特殊群体,重点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消除各类矛盾纠纷;对各类专业户,参与包靠的同志积极争取国土、金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支持,帮助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全力促进发家致富。 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4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活动,共联系居户31万户,重点帮扶“四类”居户4200多户,发放各类救助金210多万元,调解矛盾纠纷165起,帮助申请各类贷款3000多万元,受到广大居户的普遍欢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