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
——潍城以深化为民服务实践创先争优 |
|
本报记者 孙晓芳 通讯员 葛秋理 谢海滨 南关街道西市场社区四点半学校开课了,小学生放学后由社区组织人员代管,家长们放心了;乐埠山管理区北乐埠村自来水管道并网,村民喝上放心水了……针对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许多不方便、不满意的事,今年来,潍城区紧扣保障和服务民生,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积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服务,以上正是该区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 揭短亮丑查找问题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首要的是要知道群众不满意的事有哪些,更需要的是勇气、魄力和胸怀。他们通过动员教育、学习启发、谈心交心等方式,引导大家达成了“发现问题是能力,承认问题是素质,解决问题是本事”的共识,人人敞开心扉,敢于揭短亮丑,勇于查找问题。群众个人报,区政府信息网开设领导信箱,相关部门开通报告热线,村居设立意见箱,为群众向组织报告个人不满意问题拓宽渠道、提供平台。组织反思查,党组织分别召开党小组、党支部、党委(组)会议,围绕岗位职能,反思工作情况,查找群众不满意问题。干部走访问,组织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教师和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社区去、到服务对象中去,面对面听取意见,对各方面汇集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归纳了社会保障等7大类168个群众不满意的问题。 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南关街道大庄子社区居民王燕说:“我家的老式机械电表跑字不准,很长时间都没解决,这次南关街道的干部来我家走访,我向他说起这个事,没想到,马上就有人来管了,不但解决了我个人的电表问题,我们社区的电表全都免费换了新型电子表。” 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该区实施项目化负责,层层分解任务,逐一明确责任主体。今年以来,围绕解决社区服务、公共安全等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该区在全省率先成立“12343”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城区投入使用,并积极向近郊村、远郊村拓展延伸,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加快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综治维稳四个中心建设,社区老年会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和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在社区实行了封起来、亮起来、控起来、巡起来、管起来、包起来“六个起来”,形成了全面覆盖、常态运行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 完善机制让群众满意 您对区开展包村联户活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您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还有哪些不满意的问题……?这是今年7月份潍城区体育局在于河街道南毕村组织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像这样的问卷调查,他们坚持每年组织2次。 为了让群众事事满意、长期满意,潍城区在健全完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上下足了功夫。 民情反映机制。坚持每半年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了解,重大节日、新的政策出台、服务对象家庭发生变故等时期重点联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做好记录备案。跟踪督办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区里安排专人督办,对按时完成整改的及时销号,未完成整改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电话督办、书面督办、会议督办、现场督办等形式及时提醒,限期整改。满意度测评机制。将广大群众作为为民服务评价的主体,定期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等各种形式,广泛了解群众对干部为民服务情况的满意度。同时,通过测评查找整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