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五个问题” 实现“五个提升” |
昌邑作风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
|
|
本报讯 (李生涛 王鲁兵 郭宗进)时下虽是寒冬,昌邑市的农村干部们却在忙着走访帮扶困难群众、“坐班”处理群众事务、谋划新年打算等。为巩固村级换届工作成果,该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从8月份开始在3820名农村干部中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作风建设集中月”活动,着力解决五个问题,使农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责任意识、群众观念、自律意识、执行力都明显提升,创先争优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 实行联动培训,解决素质能力不强问题。该市依托农村党员大培训,把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每人每半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并由财政核拨培训经费。通过课堂培训、远教学习、以会代训、座谈交流、分片学习和邀请致富典型、技术专家作巡回报告、现身说法等形式,让村干部的理论知识、领导艺术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实行践诺述评,解决工作质效不高问题。要求每名村干部结合岗位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要办的实事,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做到“村干部干什么群众早知道”,并建立村干部履职档案,对履职承诺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一季度一公开,年底进行实绩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目前,3820名村干部已全部进行了公开承诺。 实行走访帮扶,解决群众观念淡薄问题。该市组织村干部定期入户走访,重点对象为困难户、鳏寡孤独户、对村班子或村干部有意见的户、有上访苗头的户、家里有老党员老干部的户。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走访户数须分别达到总户数的50%以上。对排查出的困难户,由村干部结对帮扶,并发动有能力的党员和爱心人士,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目前,已走访群众2.9万户,化解矛盾纠纷380多起,结成帮扶对子1684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400多件。 实行民主协商,解决班子“两张皮”问题。健全民主议事和决策制度,对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两委”之间的协调与监督。同时,各镇街区主要负责同志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至少每半年谈话一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包片干部与其他“两委”成员至少每季度谈一次,对落选和有问题的村干部随时谈,及时疏导,确保“两委”成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实行以制管人,解决办事不公不廉问题。完善财务监管制度,清理整顿财务收支项目、集体“三资”管理及往来款项,并搞好民主监督。加强承包合同管理,农业承包合同先由镇街区经管站审核把关,再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实行公开招标。目前,已配套完善相关制度、规定31个,实行公开招投标57次,从源头上防止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