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临朐县东城街道陶家庄的一个农家小院俨然成为“大舞台”,吃过晚饭的村民像往常一样都自发聚到这里,扮上妆、拉起坠琴,美滋滋地过一把“吕剧瘾”,坠琴师傅丛书山乐的合不拢嘴:“以前整天在家带孩子,生活太单调了,现在也能跟城里人一样唱唱戏、跳跳舞,挺乐呵!”这里的热闹场景仅是临朐庭院文化“夜宴”的一个掠影。 近年来,临朐把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纳入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社区广场的“小舞台”作用,大力实施了文化站提升、村文化大院及农家书屋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电视整转、农村电影放映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县各镇街均建成了省级综合文化站,300处文化大院、300处农家书屋也“开花结果”,数字电视整改入户率达到75%、农村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向社区传递、向农村辐射的“文化下乡”激活了“乡下文化”,扎根乡村的贴近百姓生活、紧扣群众需求的文化庭院成了不落幕的“众乐乐”舞台。 小院落搭起大舞台,小文化做出大文章。临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内涵,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规范、培训、引导农民把自发形成的传统民间艺术改造成为有组织的艺术团体,使一些民间艺术焕发新生机,村民们自发组建的“庄户剧团”、农民演艺队,创作编排了一大批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反映基层火热生活、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小戏、文明小戏,先后为群众奉献文艺演出300余场,其中,《奶牛社长》获得全国电视纪录片金奖。 临朐在做好“送文化”的同时,把“种文化”提升到重要高度,指导乡村建立艺术基地、创作基地,每年义务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提供指导和培训200余场次,不断培养和壮大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全县近5000名基层文化骨干、400余支文艺表演队伍充实起基层文化广场,构建起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队一户”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临朐在“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摘得殊荣,这也是该县荣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模范县”之后,获得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记者贺德良 通讯员马世波 刘明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