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老百姓就近享受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 |
我市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整合 全面发展城乡医疗联合体 |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看病不方便问题,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一重大惠民举措●原则是“政府主导、自愿结合,打破界限、区域统筹,横向竞争、纵向整合,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
|
编者按 作为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在全面做好各项医改任务的同时,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公立医院改革的机制体制障碍,积极探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看病不方便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医改的创新举措和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全面发展纵向医疗联合体,推动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让更多老百姓享受新医改成果,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快全面发展医疗联合体,推动医改工作深入进行,让更多老百姓享受新医改成果,这是我市下步医改的着力点之一。据了解,市医改办、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正在联合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引导措施,有关指导意见即将出台,在组织做好中心城区医疗联合体组建工作的同时,指导各县和县级市加快组建1-3家医疗联合体,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格局,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基层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加快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本报讯 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市立足“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发展纵向医疗联合体,推动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据了解,我市组建医疗联合体是遵循四条原则进行的,分别是“政府主导、自愿结合,打破界限、区域统筹,横向竞争、纵向整合,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在这一原则之下,创出了五种组建方式:院办院管、纵向一体、托管经营、战略联盟和技术合作。 在8家市属医院中,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医疗联合体已具规模。市人民医院托管了2家县级医院,并通过院办院管、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等方式,与3家县级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市中医院举办了新华分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了潍城北部区域3家乡镇卫生院,并与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市第四人民医院投资3000多万元,整合原大柳树卫生院资源,在农村建成二级综合医院,使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并以其为依托,与其周边符山、望留和军埠口3家卫生院建立了团队式发展联合体。 在市辖区内,除潍城区、滨海区医疗机构被市级医疗联合体托管外,其他均组建了本区域医疗联合体,并与市级大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其中,奎文、坊子、高新3个区均为政府主导下的紧密型联合体,由区医院托管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联合体内部整合医疗资源,组建专业治疗、公共卫生、后勤保障等中心,实现集约化发展。寒亭区则是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联合体。 在县和县级市,主要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县级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在2个县、6个县级市中,高密市、昌邑市、昌乐县分别组建了集团化医疗联合体,内部建立紧密业务合作关系,组建远程会诊、消毒供应、后勤保障、医技检验、采购配送、信息管理等中心,资源共建共享。青州市以市属4家公立医院为龙头,分别组建了4个纵向技术合作的医疗联合体;其他4个县市也都分别组建了相应模式的医疗联合体。 医疗联合体模式的效果已明显显现。经过资源整合,积极引导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全市打造起了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人员培训、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利益风险共担等多方面通力合作协作的医疗服务平台,在基层建立起了“三级医院专家、二级医院设备、一级医院收费”的服务格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