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甲医院开在农家门口 |
——市中医院托管乡镇医院纪实 |
|
|
2011年12月31日,潍坊市中医院在潍城区原于河卫生院内举行托管乡镇医院仪式,正式托管经营该区三家乡镇卫生院。这标志着我市在公立医院改革历程上又迈出了跨越式一步。图为仪式现场。 赵长林 文/图 |
|

|
|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看病不方便,始终是农村群众在就医方面最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 2011年12月31日,潍坊市中医院在潍城区原于河卫生院举行托管乡镇医院仪式,正式托管经营该区三家乡镇卫生院。这标志着我市在公立医院改革历程上又迈出了跨越式一步。 市中医院托管经营乡镇卫生院,除了为医院下步发展创造空间外,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同等水平医疗服务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专家常驻服务 满足百姓需求 当天的仪式上还举行了大型惠民义诊活动,周围村庄一千多名村民慕名而来。 在活动现场,来自市中医院的骨科、妇科、中风科、外科、超声科、功能科等20余名副高级以上医疗专家为周边村民百姓进行了义诊、免费查体、免费送药,约200名高龄老人、育龄妇女接受了B超、心电图、血液化验等5项免费检查,免费领取了价值一万余元的临床治疗药品,乡亲们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城市医院专家高超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 201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潍坊市中医院承担了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任务。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去年9月29日,潍坊市中医院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服务基层百姓”为目标,与潍城区政府达成一致协议,签订了为期5年的托管经营合同,整体托管了于河、杏埠、符山3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形成潍坊市首个三甲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医疗联合体,实现了三级医院管理、技术、人才、设备全方位向基层下沉。 新成立的医疗联合体位于乡村集中居住区,为周围群众就近看病带来方便,而当看到墙上排出的专家坐诊阵容,人们感受最多的更是欣喜。目前市中医院已派出多名副高级以上临床骨干、医学博士分别驻扎三处分院,开展门诊、手术、查房等日常医疗工作。同时,排出轮转专家坐诊表,各科专家以三个月为周期轮流到三家基层分院坐诊。据统计,医院派驻专家到三家分院开展工作以来,已先后开展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重度创伤粉碎性骨盆骨折修复手术等几十例重大手术,使当地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这种欣喜今后将一步扩大而且货真价实。今后包括于河分院在内的符山分院、杏埠分院三家基层卫生院将按照三甲医院的规范管理标准逐步提升医疗水平,周围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副高级以上医疗专家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潍坊市中医院确定的以重点学科带动全院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三家分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被摆在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在杏埠中心卫生院建立以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康复医疗中心;在于河卫生院建立创伤和糖尿病治疗专科;在符山中心卫生院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康复治疗中心。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下步工作中,他们将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硬件设施、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等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加快进度,争取用一个较短周期达到满足周边百姓的健康需求、实现医疗惠民的医改要求。 市级医疗水平 乡镇收费标准 对于到医院看病的患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准和治疗收费标准了。在这方面,市中医院通过托管于河分院等三家基层卫生院,医疗救治水平达到三甲医院标准,但是原先收费标准并没有变,直接实现了“惠民”的医疗目标。 据了解,近年来,市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单位,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在方便群众就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市中医院托管基层卫生院的目标是“三个满意”,即“患者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实现三个满意首先就必须在基层卫生院全面做到专家、技术、设备的扶持跟进,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变目前基层农民“找专家难”的焦点矛盾,进而通过培训、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使原有职工依照三甲医院管理要求,阶段性提高自身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让患者满意的目标。同时,随着就诊者的增多,医疗收入逐步增长,职工待遇也开始好转,职工积极性得到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之间出现良性循环,以往那种“医院不发展,患者看病难,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状况逐步消除,最终赢得患者、职工和政府的三方满意。 实行科学运作 开创双赢局面 “跟平时看门诊一样,只不过诊室不在医院门诊楼内,而在农民朋友的家门口”,近日,在记者采访时,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金玲认为,在基层卫生院给病人看病和在城市医院没什么两样。但对于在乡镇卫生院的职工们来说,现在和以前可是天壤之别,因为在实行托管后,医院制定出台了科学合理的学习培训制度,他们到三甲医院的学习渠道更加便捷通畅了。 潍坊市中医院对于河、杏埠、符山3家乡镇卫生院托管,意味着潍坊市中医院和三家分院之间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自去年11月份全部完成托管交接以来,市中医院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一是提供基本服务。在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为每个卫生院派驻4名高级职称专家坐诊、查房、手术及技术指导,吸引了大量患者到卫生院就医。目前,3家卫生院共完成诊疗2.7万人次,开展手术200余台次。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各卫生院实际需要,共为3家卫生院投入价值60余万元的急救及手术药品,投资90余万元配置了救护车、自动心电监护仪、生化仪等设备11台(套),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三是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坚持患者自愿原则,对在卫生院不能诊治的大病患者及时上转到市中医院诊治,进入康复期再转回卫生院继续接受治疗,解决了“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 市中医院采取托管等形式,组建医疗联合体,有效缓解“看病难,找专家难、看病贵”难题,拓宽了医院发展空间,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是一项一举多赢的改革政策,为全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趟出路子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