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想为宝贝找一个‘对象’,如果你想圆自己再拥有一个女娃(男宝)的梦想,那么,请来参加‘社区红娘’吧,为你的宝宝订场‘娃娃亲’,拒当寂寞宝……”就是这么短短的几行广告,一周之内吸引了1000多人顶帖,200多个家庭参与,最终有40多对宝宝“配对”成功。 此消息一出便惹来众人关注,也遭到许多网友炮轰。不可否认,现在的一些社区论坛为了吸引眼球,经常制造迎合公众的噱头。我们不排除“娃娃相亲会”的举办方也会有这样的“创意”,家长也有迎合这一新颖交友方式的意味。但是,家长希望“独生子”不要饱尝寂寞之苦,希望下一代不再重复自己孩童时代的孤独感,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已为人父母,且子女或自己也是“独一代”,就不难理解许多年轻父母热衷于“娃娃相亲会”的无奈与苦衷。一位家长曾说:儿子只熟悉隔壁的孩子,同楼的都认不全,偶尔,他会想起某只丢失或弄坏的玩具,很少和人有关。他的快乐是游戏机、动画片、成堆的玩具给的。这或许正是许多父母的担忧,也是“娃娃相亲会”小有市场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让孩子回忆起童年,既没有发小,也没有给自己留下美好深刻记忆的人,而只是在玩具、游戏的陪伴下孤独长大,该是多么大的人生遗憾啊。 有人说,孩子交朋友的方式地点很多,比如在幼儿园、儿童游乐场等,又何必热衷于“娃娃相亲”呢。确实,这些地方为孩子交友提供了重要场所,但是,由于经常更换学校住所、交往的不确定性、学习压力大等原因,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没有亲密的玩伴,也不会对身边匆匆而过的小朋友产生深刻印象。正如一对经常搬家的父子所言: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的小朋友都一样。而“娃娃相亲会”则不然,它既是一种自愿的双向选择,也不会受地域的限制,还能让父母过一把儿女双全的瘾,让孩子积累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能为孩子找一个共同成长的固定的玩伴,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父母对“独二代”孤独成长的担忧。 可见,“娃娃相亲”热的兴起,既迎合了部分家长的需要,也是许多家长的无奈选择。因而,我们不应一味批评“娃娃相亲会”,而应更多关注其背后暴露的人际交往的孤独和焦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