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天价茶”接棒“天价茅台”
便民服务进千家
保护个人信息应筑起带电“高压线”
野菜成市民餐桌新宠
寿光查获假化肥30吨
高新城管编外人员职级晋升阳光化
2012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价茶”接棒“天价茅台”
天价产品为何层出不穷



  近日,在烟、酒轮番向天价、奢侈迈进后,茶叶亦开始跻身其间。西湖龙井每斤18万元的天价尚犹震耳,信阳毛尖也随后推出一款叫价13万的新茶。近年来,从月饼到粽子,从烟酒到年夜饭,有关天价的消费不绝于耳。我们不禁要问,昔日寻常百姓能享用的日常食品物品,而今为何都变成了普通民众可望不可及的高价产品?天价产品层出不穷,究竟原因何在?
  一杯新茶,开启春天。就在西湖龙井因成为每斤18万元的“天价”茶叶奢侈品备受争议之时,河南多家茶叶企业迎风而上,宣称要将一款信阳毛尖打造成为面向公务消费市场的新的“茶奢侈品”,售价每斤13万元。茶叶价格为何如此昂贵?一位长期从事茶叶销售的业内人士透露,天价茶叶更多的是噱头,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的虚荣心。它能达到天价茶叶,基本上这一斤两斤不在市场上流通,不像别的那种茶叶是按市场价格走的,受供求关系影响,里面也必然会有一定炒作的成分。人家就越贵越买,越贵的东西越趋之若鹜,很多东西都脱离本身的价值了,推出天价茶叶只是提升品牌档次的营销手段。
  而在很多人看来,天价茶叶本身无可厚非,天价茶叶由谁来买单才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郑州市民周女士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其实只要不牵扯到公款消费我觉得都无所谓,问题不是企业推出天价茶,而是消费这些茶的钱是什么钱,是不是公款,是不是花了老百姓的钱,只把板子打在企业身上是没有什么用的。”
  有专家认为,天价产品凸显了消费者的畸形心理和攀比心态。一位资深酒业人士介绍,某品牌的酒刚开始的定价是298元,但上市推广的情况并不理想,一些高端场所嫌这个价格定的不够高,不够他们的档次,后来提价才打开销路。由此看来,“不为最好,只为最贵”这种诡异的逻辑,正为不少消费者和经营者所推崇。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群认为,送礼风是催生各种各样天价礼品的根本原因,正是送礼的人爱面子,才为诸多豪华天价商品提供了市场,也增加了民众在交往过程中的“人情债”负担。
  有关专家指出,“天价商品”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它打破了商品定价的常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行为,各地物价、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天价商品”的监管和规范,使其回归到科学、合理的价格水平。天价茶叶接棒天价茅台,这恰恰反映出了一些地方部门反腐倡廉工作不到位,制度约束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奢侈现象不能杜绝。只有我们的一些地方部门加强廉政建设,加大腐败处罚力度,官员干部自觉地少一些奢侈观念,多一点节俭作风;少一些放纵不羁,多一些自我约束,才能让下一个公款奢侈品断棒,才能树起良好的廉政风气。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