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潍坊审计
 
标题导航
中国画节和潍坊的春天同来
给泥巴注入生命
有一种商品叫回忆
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2012年04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画节和潍坊的春天同来
——第二届中国画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居明访谈本报记者 陈文 刘建强



  百花争妍,万树绽绿,潍坊的春天到来了。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国画节日渐临近,与之有关的各项工作也愈加繁忙。画节前夕,记者就画节筹备情况采访了第二届中国画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居明。
  “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压力。”王居明说,“全国各地众多画廊和拍卖公司的崛起,以及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优秀的艺术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以能请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家们更加困难。”基于首届中国画节的影响力,人们对第二届中国画节的期待值也大幅提高,王居明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办一届更富创意的中国画节。
  根据第二届中国画节组委会的筹备方案,组委会共设立了11个专门工作小组,各司其职负责相关事宜。王居明和他的团队依托中国画学会,从今年春节前就开始投入到工作中,从北京跑到广东,从浙江辗转成都,向全国艺术家宣传中国画节。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画节的艺术家名单中,有许多老朋友和新面孔,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著名画家张志民、田黎明、王玉珏、刘健、刘国辉、杨力舟、韩硕,香港著名国画家萧晖荣、澳门著名国画家刘富业、澳大利亚籍著名华人画家姚迪雄等,届时,包括他们在内的国内众多艺术机构的1200余名艺术家的近4000幅中国画精品将齐聚潍坊。其中,刘大为、郭怡孮、杜滋龄等几位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专门为第二届中国画节创作了6幅丈二巨制,届时将为广大中国画艺术爱好者提供一场清醇浓郁的文化盛宴。
  谈起这些中国画节的老朋友,王居明感慨颇深:“每一位画家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热情,特别是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郭怡孮先生,带病参加了中国画节笔会。”当时的情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感动,他每画几笔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下,一旁的助理让他多休息一会儿,但他始终不肯,还是坚持着把一幅丈二大画画完。
  继在首届中国画节上亮相的刘大为的巨制纯水墨《雪域生灵》后,郭怡孮创作的《大好春光》巨制将是今年中国画节的重头戏。这幅作品长8.5米、高3.8米,为了使该作品在潍坊得以完美展出,王居明的团队们找到了作品的原装裱机构,从运输、保险、安保等方面作了周密安排,届时参观者将会亲眼目睹这幅《大好春光》的不凡风采。
  关于画节的服务性工作,王居明始终把细节放在首位。面对全国十多家大型装裱公司,他和团队经过多方论证和筛选,选择了全国一流的艺术公司为画节提供服务。在布展方面,注意节庆艺术展览和一般展览的区别: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大环境中,如何充分展示艺术作品,并让参观者们感受到艺术和节日的双重气息?王居明从装裱、画框、颜色、标签、展板等方面仔细揣摩,创新性地把画家与作品介绍统一采用四尺竖式展板,让观众们对作品一目了然,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画家们的距离。
  当记者问及王居明工作的动力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赶上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好时代,艺术的力量喷薄而出;政府的大力扶持,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画节的举办提供了丰厚土壤和独特优势。”正是有了在“幸福潍坊”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创新潍坊”中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在“生态潍坊”中营造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才促成了中国画节的成功举办,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潍坊”的大发展、大繁荣。王居明说,所有的潍坊人都期待着中国画节长留潍坊,把它打造成潍坊继风筝会后的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