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潍坊审计
 
标题导航
中国画节和潍坊的春天同来
给泥巴注入生命
有一种商品叫回忆
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2012年04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商品叫回忆



  ◎陈文

  本周驶进一艘大船,那就是100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14年前电影《泰坦尼克号》第一次趾高气扬地驶进中国,激起的汹涌波浪把国产片冲了个七零八落;14年后,它被重新包装,再次进发,虽然被评只有字幕的效果很“3D”,但依然激起了观众们的热情,第一天就突破6000万元票房大关。特别是当年在盗版DVD前看《泰坦尼克号》泪流满面的“80后”们,14年后和另一半一起,重温当年的清纯岁月,虽然家里还有一堆孩子的尿布没洗,当《我心永恒》的音乐响起,还会禁不住湿了眼眶。所以,本周最让人振奋的口号是:“哥看的不是电影,是青春!”最让人欣慰的微博留言是:“14年后,我依然没有找到那个一起携手看《泰坦尼克号》的人,但是看完后,我居然又相信爱情了。”
  除了3D不给力外,对不住影迷的还有:14年前没被删的杰克给露丝裸体写生镜头现在删了。1995年,中国首次引进国外爱情类大片《廊桥遗梦》,引发观影热潮,但引进时已经删剪了大量的缠绵镜头。所以,19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宣称“一刀不剪”,被视为“思想解放”的又一次突破。然后14年后又回到原点,且电影分级制度依然“千呼万唤不出来。”这算不算是一种倒退?
  让我们痛心的还有手里沉甸甸的电影票。1998年一对小情侣下馆子吃顿饭也就是四五十元,而《泰坦尼克号》普通票价就已经达到了30元,有些城市甚至炒成了80元,从此大片引进的价格狂潮只涨不跌。这次3D版来袭,我们潍坊的票价已经是70元一张,国内一线城市达到130元,IMAX巨幕版更是高达180元,我们即使想进电影院缅怀青春,也要先掂量一下荷包的分量。
  电影本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首先应该满足的是大众普遍性和参与的需要,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中国眼下急功近利的电影制作方与院线公司,硬将中国偌大的电影市场做成了狭窄的奢侈品市场,用一堆明星脸来掩盖电影本身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大部分时间还得给气势汹汹的美国大片腾地方。这次因为《泰坦尼克号》,我们的青春回忆被打包成3D和巨幕版,再配上20块钱的爆米花被高价贩卖。反观其它领域,相关周边商品趁着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的风潮卖得有声有色,如果觉得花200块两个人看场电影不值得,不如逛逛网店吧,你会发现:“亲,高仿‘海洋之心’团购价1.5折起,还包邮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