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立新 实习生 相 丹 “大哥,请再走两步——” “大妹子,我这叫步步为‘赢’!” 记者刚走到华都颐年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棋牌室门口,就听见玩跳棋的老人们模仿小品演员范伟在调侃着。王大妈本来再有两步就能胜利,没想到李大伯出其不意,抄了捷径,抢先取胜。围观的老人们喝彩不断。 颐年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坐落在奎文区光明街。在这幢整洁、明亮的二层小楼里,每个活动室、每个房间、整个健身场,老人们有的读书看报,有的聊天看电视,有的玩牌打麻将,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我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不是他们不孝顺,而是工作忙。我们在颐年园里生活,让孩子们放心,我们也十分开心。”说起颐年园养老服务中心,王大娘感受颇深,“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互相体谅,互相帮忙,就是一家人了!”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421式”家庭结构越来越明显。子女忙于工作,难以对老人进行照顾,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同时,社会上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娱乐交流的场所不多,难以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日久天长,老人们会感觉越来越孤独。 “颐年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1年成立,面向社区老人。为让‘空巢’老人高兴而来,我们进行了全面策划,营造了一个‘大家’的氛围,从心理上唤起他们的生活热情,在生活上让老人得到应有的照顾。”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年满55岁以上老人,可到颐年园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办理会员卡,与在中心居住的老人们一起,参与娱乐、阅读、书法等活动,接受健康讲座教育,每周进行一次血压和体温测量等。服务中心还定期组织会员开展旅游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我昨天就报名参加白浪河春游了!”68岁的郎艺文就在附近居住,她对记者说,“我每天都来活动中心,中心组织开展的活动我都参加,见到更多的老兄老姐,心里特别高兴!” 针对有些“空巢”老人不愿离家的情况,服务中心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让空巢老人、失能老人不用进住养老院,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正规的养老服务,在社区就能参与娱乐活动。服务进家入户,已经让600多位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 “来俺家的养老护理员,知礼、明礼,干起家务活来勤快、麻利!”在樱园社区居住的王乃英老人一见到记者,就表扬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家庭养老护理员,“小高来俺家十多天了,俺俩相处得可好了!” 王乃英老人今年81岁,老伴91岁,儿女们都忙于事业,老人们没有跟孩子们住在一起。记者在王乃英家里见到了服务站的护理员,她叫高爱红,今年43岁,是一名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护理员。高爱红听着王乃英不住口的表扬,不好意思地说:“我还要继续努力,力求做得更加专业、细致。” 王乃英告诉记者,高爱红每天上午在自己家里工作三个半小时,为老人择菜、整理家务,进行陪护活动等。“她很细心,照顾得十分周到。饭菜做得精,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颐年园养老服务中心用心、用情担当社会责任,让更多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让更多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