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美 民富 风正 |
——乡村文明建设的临朐诠释马世波 姚新 |
|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环绕村庄,座座农家小院整齐有致、干净清洁,现代化大棚里,绿色果蔬鲜艳欲滴,一座座高标准养殖区里井然有序,农家书屋里人头攒动争相汲取“营养”,健身场上老年人在活动筋骨……如今在临朐的乡村,老百姓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文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近年来,临朐敲响“优化村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倡树和谐新风”三面响鼓,“村美、民富、风正”的答卷完美诠释出乡村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 村美: 田园诗画入眼来 “过去鸡狗满街跑,垃圾随处倒,现在村里安放了垃圾箱、垃圾池,有了自己的保洁队,大伙儿宁肯多走几步路,也不舍得往干净的地方扔垃圾了。”在路边散步的冶源镇付家李召社区的傅东升老人笑着说。 构建宜居家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临朐立足“生态活县”战略,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建成镇村居住小区42万平方米,规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朐山西路、南环路等多条主干道激活了周边村庄的交通脉络,新建、改建道路200余公里,实现公路“村村通”;通过设立环卫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全县345个中心村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原先“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场景不复存在,“干净、卫生、舒心”已经成为了临朐农村生活的“关键词”。 民富: 生态经济助力农民增收 临朐以“优质、高效、安全、特色”为发展方向,依托畜禽肉奶、优质果蔬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种养业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搭建起农村致富新平台。目前全县拥有优质农产品基地25.6万亩,大棚果发展到4.8万亩,生态农业突破了庭院经济的栅栏,月庄樱桃、九山富硒苹果、龙岗油桃等知名品牌声名远播。建成以奶牛、肉鸭为重点的标准化饲养场453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3家,先后荣获“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等称号。同时,以推广沼气利用为重点,通过“一池三改”,实现秸秆、粪便、垃圾“三废”变燃料、饲料、肥料“三宝”,实现节省开支与绿色生产的“双赢”,打造出“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态循环,成为临朐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利器。 风正: 人人争当文明先锋 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引发的是精神面貌再提升的“连锁反应”,临朐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为统领,把道德评议融入文明创建中,“讲文明、促和谐、倡新风”内化于百姓心中,群众的精气神更加昂扬,全县乡村处处沐浴在文明春风中。 先后组织两届道德模范评选,开展“十大孝星”评比、文明村户创建等活动,李振美、王耀升等一批模范人物成为临朐人心中的“精神导师”,勤学习、讲文明、用科技成为风尚。全县10处镇街都建起了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均达300余处,镇村文化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精神生活有了“硬支撑”;“唱响临朐”、“文明之夏”等一场场文艺汇演走乡村、进社区,为群众奉上一道道“视听盛宴”,滨河公园、体育公园等多处文化休闲公园为广场文化提供了优势载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