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潍坊审计
 
标题导航
走近“剩爸剩妈”的“空巢生活”
“福寿”送老人
争考金饭碗 早该泼冷水
传统“女红”受追捧
我市首批老旧报废汽车获补贴
寿光交警执法群众监督
高密整顿道路客运市场
2012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女红”受追捧



  易拉罐底座做成的工艺小椅子、手工缝制的动物抱枕、用废旧木料和斗笠做成的花瓶、扑克牌叠成的收纳盒,墙上还挂着粉色塑料袋做成的工艺品小衣服、红彤彤的大鱼宝宝……10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潍坊知心大姐老年服务中心,只见二三十名中老年妇女围坐在桌旁,正在聚精会神地制作手工艺品。“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平时呆在家里没事干,如今聚在一起做手工,不仅解闷还能赚钱,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正在干活的刘桂花开心地对记者说。
  今年五十多岁的王新华是这支队伍的老师之一,经常受到大伙的“追捧”,而她也是有求必应。“你这个小狗布偶做得很可爱,但是只能赏玩却没有实用价值,建议你在狗狗背部开一条小洞,这样放在家里既能看又能放手机或遥控器……”记者看到,经过王新华的指点,原本样式平凡的作品立马提高了档次。王新华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很喜欢女红手艺,以前上班的时候没工夫做,现在退休在家,总算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女红活了。“王姐做女红并不是简单的缝衣服、织毛衣,而是充满了创意,她家里的收纳盒、手机套、她丈夫车上的车饰等都是她用家里的废旧衣服等材料做的,平时穿的毛衣袖子短了、衣服领子坏了,一经她的手,就变得舒适得体、灵动可爱……”大家争着夸赞着,王新华倒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就是图个老来乐,每次看着自己的作品完成,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成就感。”王新华说。
  记者发现,在现场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据她们介绍,自己的手艺都是从老一辈人那里学来的,她们从小就会勾、绣、编、织等手艺,即使活计做得不是特别好,但织毛衣最起码的针法、最基本的缝补技巧都是会的,现在她们很担心这样的女红技艺会失传。“现在80后、90后的女孩子大多数喜欢时尚、上网,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对这些传统女红技艺已经失去了兴趣,压根静不下心去学习。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既好看又实用,还很环保,就算现在科技高速发展,很多传统工艺也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潍坊知心大姐老年服务中心主任孙建莉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聚集了近三十名下岗病弱妇女从事手工艺制作,作品不仅参加比赛展览,更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不少人主动找上门购买。 记者潘来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