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燕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厨房是最有家的气息的一个角落。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我觉得无处排解的时候,除了和朋友们在外面花天酒地的相聚,回到家里的厨房,在厨房里给自己做一碗粥也是个可以瞬间安定的方法。有的时候是红枣百合粥,有的时候是皮蛋瘦肉粥,还有的时候也许只是一碗白粥,但是对我来说,喝什么粥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熬粥的过程中,内心会逐渐平静下来,平静之后喝上暖胃的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仿佛都妥贴、舒适了,就像一只不停飞行觅食的鸟,收起了翅膀,回到巢里。 记忆里经常回想起奶奶家的厨房以及厨房里的那温馨。奶奶她是个特别爱操劳的人儿,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总要亲手参与才放心。从小到大,我和姐姐弟弟待人接物的礼貌,为人处世道理的获得,人格和品格的养成,无一不是奶奶一手在调教着。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最要感谢的大概是奶奶家的厨房了,没错,就是在那个不大不小的厨房里,那个在我心目中最具有家的气息的角落里,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烹调一道道可口的家常饭菜,也悟出来很多的人生道理。我至今常常会怀念起儿时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的快乐:那个时候的晚饭时分,奶奶家的厨房弥漫着的油烟机的亮光,炒菜的油烟,白色的水汽,同时装满了一大家人吃饭时锅碗瓢盆碰撞击出的叮叮当当,大人的谈天说地,小孩的嬉闹欢笑,我想这就是那个时候理解的“人间烟火”这个词所表达的全部含义。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每个懒惰的小孩儿都有个勤劳的妈妈。总觉得持家多年的妈妈们脑袋里都装着一本生活百科全书似的宝典,如果是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家里总有很多我们和爸爸想破头也搞不定的琐碎事情。可是呢,就是这样的全能妈妈们,在更年期里会时刻像个孩子,需要你去捧着哄着,不然就不给你科普生活小奥妙。生活就在这种嘱咐和唠叨中前行,而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成熟,也会越发觉得爸爸妈妈开始依赖自己了。人生好似在父母五十岁的时候就会整个颠倒过来,他们变成这个世界的初生儿,他们开始依赖我们,不断问我们一切他们觉得新奇的玩意儿。就像当年我一无所知,而他们每天都重复的那句:“这是谁呀,这是爸爸妈妈。” 有烟火才有温馨,有热闹才会有人气。你难以想象,一个过分冷清的厨房、一个过分安静的家庭里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在我眼里,一个温暖的厨房总是与美好、快乐和幸福相连,学会在厨房安放自己那些繁杂的情绪,沮丧、伤心、难过、痛苦、忧郁、焦虑、犹豫、困惑全部都在厨房里消融。你会发现它是如此宽广如此包容,可以收纳你所有的情绪,释放你所有的负能量,它给你一种温柔的力量,给你一种掌控自己生活的信心。这样的人生感悟和厨房秘籍都是一代代的从爷爷奶奶那里传下来的,这也是我们生活里最朴素却最受用的心灵鸡汤。 只是,在回忆里我们倍感珍惜,在平常我们却对它视而不见,它藏在哪儿呢?试着在纷乱的生活节奏里放松下来,在厨房里用心熬一碗浓粥,你兴许,就能闻到、尝到、体会到,那种关于家的,无穷的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