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虞街道关注民生共建和谐 |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马海荣 |
|
奎文区大虞街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各项社会事业工作,以“包居联万户、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契机,积极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切实为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重视自身软环境建设,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重点,努力营造高效、务实、廉洁的软环境,赢得了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送春风 暖人心 乘着区委区政府“包居联万户,为民办实事”活动的春风,大虞街道积极部署、狠抓落实,街道“包居联万户,为民办实事”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火热进行中。 街道及时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切实将“包居联万户,为民办实事”活动提上工作日程,做好全年部署安排,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设置活动办公室和四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分工负责、综合协调、密切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为让广大机关干部充分领会“包居联万户,为民办实事”活动的内涵实质,街道积极发动参与,街道、部门机关干部及社区两委全部参加,实行“1+5”式联户,每名干部重点帮扶1户贫困户,同时联系5户普通群众。为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保证活动效果真正惠及民生,街道在各社区广泛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帮助各社区确定了为民办事项目,制定了目标规划和具体措施,填写了为民办事审批表,组织各社区两委成员做出承诺,确保年内切实协调解决,真正做好顺应民心的暖心工程。 幸福家庭创建提升幸福指数 为积极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幸福家庭创建的文件精神,大虞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加强宣传推广,突出优势发挥,不断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提升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 街道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与计生工作、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等平台,通过“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幸福家庭创建理念,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幸福观。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目的,与民政救济相结合,通过政府帮扶、社会募捐、个人资助、信息扶持、精神抚慰等各种方式,突出对弱势群体和贫困大学生的关爱,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上扶助、精神上慰藉、生产上扶持、生活上关怀、医疗上保障、就业上优先”的关爱体系,努力实现计生困难家庭全覆盖,有效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和家庭幸福指数。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网络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优化人口结构,使计生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有实惠,优先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真情服务优化软环境 大虞街道高度重视自身软环境建设,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重点,三措并举,努力营造高效、务实、廉洁的软环境。 街道抓好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热潮。求真务实转变作风,治“庸”、治“懒”、治“散”,明确工作纪律,杜绝工作人员无故迟到、早退、缺勤及工作日午间饮酒等现象的出现,努力树立机关良好形象。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勤俭节约长效机制。把认真处理好群众诉求作为接受社会监督、提升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热心服务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耐心解答疑问,精简办事程序,高效服务群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