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均荣
美国B-2轰炸机开赴朝鲜半岛,朝鲜发布使馆撤馆通告,并将舞水端导弹装上发射架,大有大战在即的阵势。作为东北亚最不稳定的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牵扯着各方的神经。在美国所谓的“战略东移”的大背景下,到底什么才是相关各方的真实追求?半岛局势发展的最终结果又会如何? 朝鲜半岛问题由来已久,看上去好像是二战的产物,但究其实质,却是日本侵略的结果,没有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也就不可能有朝鲜民族分裂的悲剧。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民族统一的战争,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但在当时的意识形态对立的格局下,这种结果是美国不能容忍的。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决心,组织联合国军把朝鲜人民军赶到了鸭绿江边。一旦朝鲜人民军被消灭,必将形成中美战略接壤的局面,危及中国的安全。于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雄壮的歌曲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战斗的友谊。1953年,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一切回归原点,中美朝韩在三八线再度实现战略平衡。 但停战协定毕竟不是和平协定。朝鲜半岛的局势只不过是从热战状态进入冷战状态。柏林墙倒塌了,台湾海峡直航了,但三八线如同一道魔咒,使朝鲜半岛成为冷战的最后遗留区域。在金大中、卢武铉执政时期,从民族大义出发,实行自主温和的朝鲜政策,半岛关系一度缓和。但李明博先生上台后,对朝实行强硬政策,使半岛局势急转直下。天安舰事件后,李明博政权面临危机。从逻辑上讲,天安舰事件的发生,不外乎三种可能:一是朝鲜不满李明博的强硬政策所进行的鱼雷攻击;二是美国不希望朝韩和谐利用李明博改变政策的契机所实行的阴谋;三是韩方管理不当所导致。很显然,把事件安在朝鲜身上,即可为李明博解围,也合乎美国的东亚战略。因此,在没有经过各方勘验的情况下,韩国即宣布为朝鲜鱼雷所为,美国也毫不犹豫的相挺,引起朝鲜的强烈抗议。朝鲜半岛从此进入了军演——试射导弹——军演——发射卫星——军演——核试爆——军演——撕毁停战协定的以超强硬对强硬的恶性循环状态,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要弄清朝鲜半岛局势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就得站在各方的逻辑上逐一分析,逻辑通了,半岛的事情也便明白了。 朝鲜的逻辑。朝鲜的实力与美韩相比差之甚远,如果发生战争,政权必然垮台。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的结局,加剧了朝鲜的不安全感,他们认为,能保护朝鲜政权的,只有核武器。有了核武器就有了非对称优势,因此,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标是坚定的。朝鲜实行超强硬政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印度发展核武器没受惩罚为朝鲜提供了道德理由,他们认为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就是对朝鲜的歧视;二、朝鲜实行先军政治,军事力量有一定发展,特别是火箭技术的提高和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朝鲜的军事自信;三、金正恩虽然年轻,但在朝鲜被当神一样崇拜,神是无所畏惧的,越勇往直前,越能凝聚民心,稳定政权;四、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尔靠近朝鲜,一旦发生战争必受重创,朝鲜吃定韩国这一忌惮;五、朝鲜半岛有中国重大利益关切,朝鲜吃定中国不会坐视不管。这五条原因成为朝鲜战争游戏的重要支撑点。 韩国的逻辑。李明博认为阳光政策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关系,反而使朝鲜独自发展出核武器,使韩国国家利益受损,因此改为对朝鲜实行强硬政策。但天安舰事件后,李明博切断了和平协商的途径,把自己逼上了不归路。由于对以自己的力量对抗朝鲜缺少信心,因而只有更紧密的抱紧美国的大腿,企图以军事优势吓服朝鲜,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目标。美国的强大军事力量是韩国强硬政策的支点。朴槿惠上台后,虽有所柔和,但尚缺少改变契机。 美国的逻辑。由于伟大的丘吉尔先生的干预,美国没能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因而对于朝鲜战争的结局,美国是不满意的。为了使韩国成为围堵共产主义的基地,美国始终拒绝与朝鲜签订和平协议,拒绝给朝鲜安全保障,为今天朝鲜半岛的纷争埋下伏笔。金大中实行阳光政策,松动了美韩同盟的基础,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李明博上台后,美国抓住了挑动朝韩关系的契机,以应对朝鲜威胁的名义,加强美韩同盟关系,使韩国成为战略东移、围堵中国的一个支点。如果能像借轰炸南斯拉夫打击俄罗斯那样趁机铲除朝鲜政权,必能给中国以沉重打击,因此,美国是朝鲜半岛局势混乱的最大期望者和获益者。 中国的逻辑。朝鲜拥有核武器,必将激发韩国、日本的核武欲望,也会给美国在东亚部署核武器提供借口,这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东亚地区的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如果朝鲜半岛再次发生战争,中国若参战必将天下大乱,中国不参战朝鲜必亡,亚洲的国家关系会重新洗牌,特别是中国的和平周边环境将遭到破坏。因此,中国是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最坚定倡导者。 从各自的逻辑出发,半岛局势就永无和谐的一天。当自己的逻辑认识有偏差的时候,局势的发展便会脱离自己设定的轨道。对朝鲜来说,认为核武器是保障便是对安全的误解。其一、比拼核武器,朝鲜再发展百年也达不到美国现有水平,如果朝鲜对美韩实施核攻击无异于自杀;其二、与60年前不同,现在的世界没有能力阻止美国率先使用核武器;其三、朝鲜发展核武器势必破坏中国的战略安全,从而丧失其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没有中国的安全,朝鲜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对韩国来说,和平统一是民族大义,也是韩国最大的安全依仗。事实业已证明,不断地军演不仅吓不退朝鲜,而且导致南北双方的更加不信任,只能坚定朝核武决心。对美国来说,如果真想半岛和平,给予朝鲜安全承诺恐怕比军演要有效得多。对中国来说,要努力促成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安全承诺。朝鲜的安全与半岛无核化息息相关,任何单方面的安全追求都不可能导致朝鲜问题的解决。 展望未来,朝鲜半岛对峙将继续,但若无非逻辑的事件出现,战争不可能发生。因为朝鲜爆发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朝韩双方。除了人员的大量伤亡,朝鲜有丢失政权的可能,但也有重创韩国的能力。在中美朝韩四方中,只有美国有挑动纷争、消灭朝鲜的欲望和冲动,但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由于中国的因素,由于朝鲜的国情,由于美国的财政状况,若现在决定铲除朝鲜政权,对美国也未必有益。其一、韩国的最大利益在中国,没有所谓朝鲜威胁的半岛是否还需要美军的驻扎?没有韩国的响应,美日围堵中国便已基本破局;其二、朝鲜有2000多万人口且口粮欠缺,其难民问题美国是否承担得起?其三、朝鲜缺少有力量的反对派,谁来担当社会管理的责任?其四、朝鲜有大批的金氏家族的支持者,其游击战的规模恐怕要大大超过阿富汗;其五、在美国财政紧缩的背景下,谁来承担巨额的战争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朝鲜核问题的产生是朝韩双方追求单边安全的必然结果;二、由于美国的霸权需要,朝鲜问题在韩国选出亲北方的总统前尚无解决的可能;三、在美国做好充分准备(2016年或2020年)前,朝鲜半岛尚无发生战争的可能。朝鲜半岛何时发生战争,取决于美国对其亚太战略时机的判断,中国乃至世界必须抓住时机,为阻止战争作出坚实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