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锦平
嘉靖三十三年(1554)暮春六日,云游道人雪蓑再次来到沂山。秀奇的风景,触发了他的诗情,不禁信口吟出一绝: 一别沂山今几年,重来风景尚依然。 栖迟欲作终焉计,安得山腰屋数椽。 雪蓑是嘉靖年间大诗人、大书法家,他漫游四方,阅尽名山胜水,见过大千世界,却对沂山情有独钟,想在山腰造几间小屋终老于此——雪蓑后来不知所终,我怀疑他是在沂山升仙的。由此可见沂山的魅力。 五镇之首沂山巍然挺立于泰沂山脉的东端,是海岱之间最秀奇的高峰。山上的流泉飞瀑,高崮险壁,奇峰幽谷,怪石古木,松涛云雾,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向往自然的帝王相将、达官显要与文人名士纷纷慕名前来,或祭告沂山、感受沂山,或吟颂沂山、阐释沂山,他们的山水襟怀,在这里挥洒为激情的诗篇。雪蓑的诗只是其中之一。他书写在百丈崖之侧仙客亭的对联“山静凝神气,泉高识道源”,也很有名气。 作为一座华夏历史文化名山,沂山自古是诗山,在雪蓑之前的遥远时代,已有诸多诗文题写。最早走来的诗人是西晋时期的胡威,他在青州做军事长官,兴致盎然地来登沂山,吟出一首《观沂山玉皇顶大罗泉留题》:“神水飞来三界外,东镇极峰涌清泉。但愿天地共相济,禹甸处处是仙山。”深情描写了沂峰清泉的神奇景象,并由此赞美了神州河山。魏晋时期,中国山水诗刚刚滋生,写沂山诗就有了不俗之作。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诗人灿若满天繁星,名山大川都留下诗人的脚印。诗仙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仗剑漫游,浪迹天下,于天宝年间来到沂山。他从东路攀行,边走边吟,望见百丈崖瀑布,绣口一吐,吟成一绝《题百丈崖瀑布》:“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淙云汉来。”激情奔涌,狂放雄奇,有盛唐气象。唐朝大诗人刘长卿、储光羲,都有吟此的佳作。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沂山有缘分,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他在穆陵关上打韩通,得到沂山神的救助,做皇帝后诏令修建了沂山东镇庙,为沂山营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许多宋代诗人写沂山风景往往与东镇庙、穆陵关连在一起写。一代文宗欧阳修知青州时已经厌倦官场生活,公务之余,经常偎依在南楼上眺望南边远山,很想早日退居颖州,写下了“惟应思颖梦,先过穆陵关”的诗句。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知青州时来登沂山写下了《观百丈崖瀑布泉》诗,有诗碑曾立在东镇庙中。熙宁八年,苏轼做密州知府时,朋友李邦直来沂山祈雨,他写下了充满深情的《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感》一诗。这些大家手笔,豪迈气魄,为沂山增添了奇光异彩。 元代诗人之作多平淡,然不乏佳句。一位叫刘瓒的诗人凭借一句“万叠奇山供眼底,一方雄镇位齐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与雪蓑同朝的明代,诗作纷然,蔚为大观。他的好友、明代第一散曲家冯惟敏作有《御祀东镇》、《雨余游沂山闻莺》两首绝句,写了沂山雨后景色和皇帝派使者到沂山进香的情景。明代文坛“后七子”领军人物李攀龙、王世贞也为沂山写下精妙诗篇。礼部右侍郎公鼐诗中的“五岳之外有副岳,东西两岱同巍然”,“诸山沂作镇,五岳岱为宗”;吏部尚书乔宇诗中的“匡庐瀑布天下知,沂山隐在齐东垂”,“古今游人到绝少,谁复表白山川奇”等,都是绝妙佳句,传诵至今。 在明代,发源于沂山的弥河哺育了两位状元:一位是临朐马愉,一位是青州赵秉忠。他们对沂山感情很深。马愉是明朝开国后江北的第一位状元,蜚声朝野。他在北京做官回故乡探家,特来登沂山,吟出一首《游沂山百丈崖》:“披云直上最高巅,石势巍巍欲上天。日暖峰峦生万态,地灵古今孕多贤。崖封苔鲜几千尺,树带烟霞数百年。登眺不知豪兴发,敲诗对月夜忘眠。”赵秉忠因其状元卷惊人现世而闻名海内外。万历四十二年,罢官居家的他游览沂山,写下《观沂山瀑布泉》:“瀑布山头挂,冰河天汉来。波光连海岱,练影泻氛埃。不断四时雨,惊闻万壑雷。香炉曾记胜,转忆谪仙才。”两首诗写的都是百丈崖瀑布,气势雄伟,激情充沛,展示出状元不同凡俗的学识与才情。明代写沂山诗最多的是临朐人傅国,这是一位对沂山文化、弥河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贤。他本是明朝政府里的户部郎中,后归居故里。他对沂山怀有深情,搜集整理了大量前人写沂山的诗作收入自己撰写的《昌国艅艎》,还一气作出十几首诗,写尽山上主要景观。百丈崖、鸣琴溪、普照寺、法云寺、常将军庙,都留下他的诗篇。其《三醉百丈崖》,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一醉百丈崖,楚楚春花向日开”,“二醉百丈崖,三月已破四月来”,“三醉百丈崖,海天秋色逐人来”…… 至清代,写沂山之诗仍然不少。与郑板桥有忘年交并互有赠诗的著名诗人胡天游夜宿穆陵关,题写“风韵独绝”的《晓行》:“夜闻莺唤穆陵西,驿吏催诗雨拂衣。行客落花心事别,无端俱趁晓风飞。”林则徐好友魏源在考察泰山之后也来考察沂山,留下写瀑布泉的古诗并为百丈崖题句:沂山瀑布横云霄,高寒谁肯跻岧峣。 对沂山这座家乡的文化高峰,我充满敬仰之情。每次攀登,拜读这些题写在岩壁上、镌刻在诗碑上的诗,都会平添许多隽永与豪气。这些赞美大自然秀奇瑰丽的诗篇,抒发了诗人热爱神州河山的高阔胸怀,充满情趣理趣奇趣,赋予沂山以美丽的人文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先人的智慧,领悟到他们对大自然的尊崇。品味沂山诗韵,借助先哲眼光,我们更能读懂山峦,敬畏自然。 作者简介:窦锦平,现任潍坊日报常务副总编辑,山东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高级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