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沂山诗韵
老家的菜园
感 动
那一抹夕阳
告别童年
荷塘月色
糖葫芦
诗两首
将军行
2013年05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 动



  申洪娟

  停暖后不久的一个午后,天气仍然寒冷,我端了一杯子热水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突然听到敲门声,是付绍信老师。我以为付老师是来办事的,但他却说:“我是来给你送书的,刚出了本集子。”说着便从随手带的一个布兜里掏出了一本崭新的厚厚的书,我惊喜地接过来,《望断南飞雁》五个鲜红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翻开来,扉页上是付老师的亲笔赠言和签名。那一刻我只觉得眼眶发热,是感动,更是惭愧!
  付老师是临朐文化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省作协会员。他从教10年,治学严谨,立德树人。他主编的《临朐县志》获全国地方志一等奖,编辑的《临朐人在北大荒》、《临朐之最》获省文史资料一等奖,在省级以上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100余篇。就是这么一位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天气亲自登门来给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辈送书来了,我感动得只知道一个劲地说“谢谢”。
  感动之余更多的则是惭愧。付老师今年74岁了,还坚持笔耕不辍,这本20多万字的书册,凝聚了他多少心血和汗水,付老师不喜欢电脑打字,所有的文字都是他一笔一划写下来的。再看看自己,正值好光景,一事无成却如此懈怠。这几年工作之余极少完整地看本书,更不用说提笔撰文了……
  我愧对付老师对我的厚爱和期望啊!
  初识付老师是2011年,在一次征文比赛中,我有幸和付老师同时获奖。没想到付老师对我发表的一些小豆腐块竟然记忆犹新,给予我很大的肯定,一再鼓励我坚持写下去。
  付老师小坐了一会,就要回去,送他到楼下,望着他在料峭寒风中骑上自行车远去的清瘦的背影,我心里涌起的何止是感动!
  回家后,我一页一页品读着付老师的作品,这些发生在沂蒙山区的鲜活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望断南飞雁》中的万荣姑娘为报答苏云母子的养育之恩,侍奉婆母,苦等怀清30多年,终于等到大雁归来;《沂山女人》中的陈厚兰为了报答八路军郑为民救夫之恩,分文不取地帮忙伺候年老后卧病在床的恩人,可谁又曾想到郑为民的生命竟然是陈厚兰的婆婆冒死把他放到井下才躲过鬼子的搜查救下的,读来令人感叹不已;《报恩的新娘》中的老新娘杨妹为替父亲报救命之恩以处女之身立世90多年,无怨无悔的为赵家三代人辛勤付出,她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我的灵魂在这个初春的午后受到了一次很大的洗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