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坚守爱情
宋词里的《鹊桥仙》
七 夕
七夕之夜
生为女子当若水
蚊之诗话
寂静之声
命 令
2013年08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词里的《鹊桥仙》



  ◎于国源

  《鹊桥仙》是宋词中常见的词牌,上下阙共五十六字,可吟咏不同物事,但它的形成的确与双星传说有关,因此一些宋词名家都用这种曲调来“吟咏牛郎织女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宋词里多的是情人间的离愁别恨,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七夕》颇有代表性。词人虽然吟咏的是牛郎织女的相思,其实是借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怀。相爱的男女都希望能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朝朝暮暮长相守,可谁知偏偏由于种种缘由,许多情人间聚少离多,情话未了又要离别,只能恨“重搅别离心绪”,相见不如不见了。词情既无奈又凄美,往往能搅动离人的心绪。
  秦观的《鹊桥仙》则展现了另一番明丽俊朗的爱情景象:“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描写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华丽场景和他们对爱情的珍惜和达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给了我们更乐观的爱情理想:只要相爱的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苏轼的《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则转换了角度,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这首词别有一番新味:“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词中借用两个神话,称颂王子乔飘然仙去时的那份超尘洒脱,不为柔情羁縻的旷放情怀,“蔑视”像“牛郎织女”那般的爱恨纠缠,两相对比以开解友人的离别之苦。苏轼的这首《鹊桥仙》的视界更宽广,性情更豪放。
  牛郎织女的故事千古流传,故人借《鹊桥仙》这个美好的词牌抒写了他们的幽思,徜徉在这些风格各异的长短句中,遥想千年前那些宋代词人的多彩人生,也会令七夕这个节日更蕴藉丰盈隽永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