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克义 通讯员 孙燕楠 郑秀宝
时近黄昏,蜿蜒的村路上,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正驾驶着满载放映设备的三轮车向村庄进发。他就是青州市谭坊镇电影放映员孙洪海,几乎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一路颠簸,挨村给乡亲们放映电影,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了。 今年59岁的孙洪海,是目前谭坊镇119个行政村仅剩的一位电影放映员。1976年他应征去威海当兵,因为有美术根基,他在部队很快被电影队挑中,成了电影放映员。孙洪海在部队一待就是7年,那时,电影放映员就像公众人物一样,受到大家的羡慕和追捧。在一场场的电影放映中,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工作。7年之后,孙洪海离开部队回到了老家郑母公社。当时正在建设郑母公社电影院,急需电影放映人员,因为有专业的放映技术和经验,孙洪海顺利来到电影院干起了电影放映工作,这一干又是5年。 后来,电影院从场场爆满到门可罗雀,最终没能逃脱解散的命运。期间,孙洪海在电影工作站工作过,后来自己还带着机器挨个村子去放过电影。那时候,他没有工资,到村里放一场电影给40元,可是大部分村子都拖欠放映费,至今还有2万多元的放映费没有着落。即使这样,他也一直坚持着,从没想过要放弃。“对电影有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放电影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只要一放电影,任何烦恼事就都忘了。”孙洪海说,也是这份热爱,让他一直坚持到现在。 后来,市里出台政策,给每个村免费放电影,还给放映员发工资。虽然每放一晚只有60元,但至少孙洪海不用再过没有收入的艰难日子了。 放映过程中,孙洪海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和阻碍。村里有些年轻人,接受不了村里集体看电影这种娱乐方式,他们有时会故意讽刺孙洪海“都什么年代了,还放这个”;有时还会故意来捣乱,赶孙洪海走。每次,孙洪海只是默默听着,从没反驳过。每次放映完,孙洪海都要一个人赶夜路,这么多年来,他已经记不清遇到过多少危险和事故。 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最让孙洪海欣慰的是,终究还是支持他放电影的人多,有些大村子每晚都有几百人一起看电影,这让他很有成就感。加上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去年还给他配了新的数字电影放映机,清晰度高,村民也更爱看。至今,孙洪海已放过六七千场,上千部电影,骑坏了3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两辆三轮车,“只要还能干得了,就不想停下,我还想再干十年呢,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孙洪海话语间透着坚持和热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