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晓强 初识李纪超,是在滨海区的建设工地上,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测量放线、定桩。 2008年10月,李纪超通过招考,进入滨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被分配到中央商务区建设一线。当时,滨海区东西两城刚刚合并,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全面拉开,中央商务区作为新城建设的核心,诸多工作需要快速推进,市政道路、桥梁、管线等各项工作迫在眉睫,为了保障各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快速有序推进,李纪超白天在野外测量放线、定桩,在工地协调路障、拆迁,帮助施工方解决临设及施工水电问题,督促工程建设。晚上还要整理内业资料、写工作日记、进展汇报等,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虽然各项工作紧张、快速展开,但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严把质量关,通过组织各工程监理对工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检,杜绝施工方的侥幸心理,使各项工程平稳、快速地推进。 由于处在开发建设初期,商务区还没有成型的道路,大部分处在软弱的砂土基础上,车辆进不去,李纪超只能徒步行走,几公里的道路每天都要好几个来回。为了方便工作,他主动提出租住在沿海盐田管理房内,由于距城镇比较远,生活条件达不到,水只能到几公里外的水源地去拉,没有车,他自己花钱买了辆电动车一趟一趟地往回拉水,平时洗漱、做饭都得节约着用;电是临时用电,电压不稳,经常停电,遇到停电,只能啃馒头就咸菜;饭菜是从最近的市集上自己买,自己做,通常去买一次饭就得保证够一周的量。由于管理房离海较近,屋内地面经常返卤,终年潮湿、结碱,长期的工地生活,使他患上了关节炎,每当寒冷季节和阴雨天气,腿就疼得受不了。 为了工作,李纪超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一心扑在工地现场,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起步区3平方公里的道路、桥梁、市政管线、景观等各项建设任务。 李纪超不止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也是热心助人。一天雨夜,正在加班的他听见门外有敲门声,开门一看,有三个人满身泥巴地站在门口,说是想借宿,细问才得知三人是附近盐田的劳务工人,因为下雨路滑,三人看到这边的灯光才投奔过来的,他二话没说,安排几人住到隔壁的会议室,并送过去开水给几人洗脸和饮用,一切安排妥当后,他回到宿舍继续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