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敬岗爱业李纪超
孝心女婿李春军
当慢则慢
张秀英的“长寿密码”
王书吉: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我市老年体协网站上线
力除城市“牛皮癣”
用心管城城更美
图片
2013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秀英的“长寿密码”



  初见昌乐县宝城街道东西王村的张秀英老人时,她刚从村头自家菜园里走出来,左手挎一提篮儿,右手拿一捆韭菜。如果不是村人介绍,我怎么也无法将95岁这个数字跟眼前的“壮劳力”联系起来。
  “奶奶,我来。”当记者准备帮她分担一下身上的重量时,她赶忙推让:“不用不用,这点东西累不着我。前几天县里的医生刚给我做过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她很自豪地说着,“走,咱去家里坐。”
  “孙媳妇,来客人了。”刚走进院子,老人就朝屋里喊开了。话音未落,老人的孙媳妇笑着迎出来。进了门,老人先回自己房间换衣服去了。从她的孙媳妇口中得知,老人育有三儿四女,二儿子(孙媳妇的公公)三十多岁去世,儿媳妇(孙媳妇的婆婆)带着女儿改嫁,留下一个九岁的儿子(孙媳妇的丈夫)跟着奶奶生活,他们一直住在一起。正聊着,装扮一新的张秀英从里屋走出:大红的九分袖衬衫配着黑色的长裤,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细细的皱纹下,依稀能看出清秀的轮廓。“奶奶真美。”“老了,你看脸上这些斑。”面对赞美,老人的笑里有点岁月催人老的遗憾。
  “奶奶可勤快了,衣服从来都是自己洗,每天还要去村头掐菜,回来剁给鸡吃。”孙媳妇岔开话头。动则不衰,体勤方能养生,这句话在张秀英老人身上得到了极好的印证。老人76岁时还每隔三五天步行10多里路去赶集卖针头线脑,去年还为孙辈们做了不少鞋垫儿,她做出的鞋垫儿针脚细密,结实耐用。为证实自己所言不虚,孙媳妇特地从衣柜里翻出了奶奶的“作品”。
  当问起老人的饮食起居,“早晨一碗小米粥俩鸡蛋,中午、晚上我们吃什么,她就跟着吃什么,奶奶从不挑食。”孙媳妇说,老人作息也很有规律。
  都说乐者寿,张秀英就特别爱笑。孙媳妇告诉记者:“奶奶生性豁达,小事一般不往心里拾,整天乐呵呵的。”老人经历了人生几多沧桑,饱尝了人间几多冷暖,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用她的话说,有吃有喝,有孝顺的晚辈,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记者刘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