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晓强 李春军,安丘市郚山镇杏山子沟村人。1997年经人介绍到安丘市大盛镇东辛兴村做了上门女婿,婚后他疼爱妻子、尊敬老人,一家人和和睦睦。他乐于助人,邻居们有事他都热心帮助,村子里的人都没把他当外人。 2002年大年初七,岳父辛连生突然中风倒地,昂贵的医药费、住院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但是,他和妻子没有放弃,他对妻子说:“咱爹这些年不容易,花再多钱,也要把咱爹救过来。”就这样,一家人紧衣缩食,凑够了治病的钱,老人终于被救了过来,命是保住了,但却丧失了行动能力,从此,家里不但少了劳动力,还要分出一个人来伺候。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只是更加卖力地挣钱养家。 祸不单行,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妻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在外打工的李春军惊闻噩耗,痛不欲生,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如果以前还仅仅是物质上的负担,这次却是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和卧病在床的岳父谁来照顾?他只能强忍丧妻之痛,将所有的重担挑在自己身上。 妻子去世,岳父卧床,岳母的身体因承受老来丧女的打击也每况愈下,儿子上学花销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猜测他会抛弃这个家庭。 然而,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在他身上,十几年来,他没有再娶,而是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地维持着这个家庭,虽然生活拮据,但无论是两个老人还是儿子,都被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些年来,无论打工再苦再累,他都不忘要抽出时间来伺候老人,陪老人说话,事无巨细,他都尽其所能全心照料。“爸,妈,我回来了。”李春军一进门就将尿壶倒掉,将屋里清扫干净,然后坐在炕头上,和床上的老人说起话来,这是李春军回家后的习惯动作。 他打工挣的钱每次回家都交给岳母,自己只留下路费。妻子去世,他没有再娶,并不是因为自己条件差,相反由于他勤快善良能持家,还是有不少人给他提亲,甚至劝他脱离这个如包袱一般的家庭,但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儿子还是老人,都离不开他,这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善良的他坚守着自己的良知,他实在抛不下这个家庭,舍不得这个家。他牢记岳母说过的一句话,“俺这个家,只要春军在,就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李春军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却做到了连亲生儿子都很难做到的事,给老人端屎倒尿、洗脚等,从来没有嫌弃过,真正做到了十年如一日,他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孝。他经常对劝他的好心人说:“人啊,都不容易,爸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了,怎么能不好好伺候他呢?”朴实无华的话里,透着一个农民的良知与人性的光辉。精神上的磨难,物质上的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 李春军,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和大道理。然而在他的身上却闪烁着最朴实的人性光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责任”与“孝心”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