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市住建委酝酿暂停高价楼盘预售申请审批。北京年底前将暂停房价高于4万元项目的审批,暂停年底涨价项目审批,并同时将前期上市较长时间的项目,控制房价涨幅不高于10%。 对此,北京住建委回应称,暂未接到通知。不过,北京本地的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总告诉笔者,此消息并非完全不实。他表示,虽然住建委没有下达正式通知,但在预售证发放方面实际上已有严控迹象,只是并没有像传言规定的那么详细,那么具有针对性。 从全国来看,继续强化调控的城市,不仅仅只有北京。 咬住 多个城市坚持调控不放松 早在9月1日,郑州便收紧限购政策,暂停未满20周岁的人员在市限购区域购房。9月30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通知表示,深圳将加大普通住房土地供应力度,确保今年普通住房土地供应量在以往5年平均供地量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10月11日,深圳市部署下一步房地产调控工作,并提出严格执行限贷限购政策、加大土地供应等八项稳定房价措施。11月1日,深圳再次表示,深圳11月6日起,二套房住房贷款业务首付比例将由此前的60%上升至不低于70%。上海也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既定的限购等政策措施,并继续加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量。 此外,广东省各地要以过去5年实际供地平均量为标准,保证住宅用地供应量显著增加,保持土地市场供应总体稳定。并强调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年底必须实现10%至30%的增幅,确保未来半年内不出现新“地王”。 在地方收紧信号渐强的同时,相关部委也频繁发声,释放预期。8月下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便召集包括南京、郑州在内的7个二线城市进行座谈,指出各地应采取措施保证年度房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对此,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9月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南京等15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上涨同比超过10%,还有24个城市涨幅在8%至10%之间,这些城市完成年度调控任务的难度都非常大。因此,在完成控房价目标压力下,收紧调控并不突然。 重点 增加住房有效供应 以北京为例,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11月4日,北京市已经出让土地172宗,成交总价为1327亿元。其中住宅类土地成交58宗,建筑面积为992万平方米,约为2012年同期2.15倍。仅4日当日,北京同时成交8幅土地,其中各类的保障性住房及自住型商品住房配建面积达规划建筑面积的73%。 “2013年住宅类土地的供应量明显增长。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在前期推地规模较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了住宅类土地的供应规模,从供应的顶端开始满足购房者需求,稳定购房者预期。”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旭说。 此外,张旭指出,从2013年出让的土地看,各类保障性住房以及自住型住房的规划建筑面积占比已达到了28%,这部分供应的入市在增加供应,缓解供需矛盾的同时,也使得政府对新建商品住宅的定价影响能力大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企随意涨价、推高房价的可能性。 “短期内房地产行政手段并不会结束,楼市调控还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维持以长效机制为主的总体调控和行政手段为主的地方个体调控相配合的调控机制,同时以增加供应为调控重点。”CRIC研究中心杨晨青说。 市场 一线城市量价现下降迹象 调控高压之下,一直是房价领涨者的一线城市,出现一丝下降迹象。 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成色十足,大多数城市在9、10月份成交量创近年来新高,南京“金九银十”成交181万平方米,较2012年同期上涨23.4%;杭州成交164.8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2.9%,创2010年以来新高。 但是,此前一路高歌的一线城市却出现下降迹象。数据显示,北京“金九银十”成交207.9万平方米,较2012年下降16.7%;广州“金九银十”成交1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深圳虽有增长,但相对于2012年仅增长3.7万平方米。 价格方面同现下降,北京房协根据市住建委网签数据统计,10月单月北京新建住房签约价为1.94万元/平方米,环比下降4.5%,同比方面,同比下降6.3%。 CRIC数据显示,10月全国53个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总建筑面积为40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总成交金额为995亿元,同比下降19%。从成交规模看,仅有合肥、南京、青岛、太原和重庆5个城市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去年有所上涨,三四线城市同比均有所下降。 新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