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产生活 ◆提高幸福指数 |
交通及便民服务实事的政府承诺全兑现 |
|
|
本报讯 (记者孙克义)在冬日的城市,人们可以坐在温暖如春的公交车里外出;在乡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买到各种质优价廉的日常用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的三件涉及交通及便民服务实事完全兑现,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在中心城区新开通2-3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5-8条老线路,新增100标台公交车”是承诺之一。记者近日从市公交总公司获悉,如今该项承诺已超额兑现。截至目前,今年我市新开通线路已达7条,分别为4月6日开通了40路公交线;4月27日开通了BH1路和BH3路公交线;5月26日开通了BH2路公交线;8月19日开通了BH4路公交线;为实现公路客运、火车、公交之间无缝隙换乘对接,9月4日开通了火车站——汽车总站直通摆渡车;为完善寒亭区内线网布局,方便区内市民顺畅出行,12月8日开通了41路公交线。另外,对4路、5路、17路、23路、25路、33路、58路、环61路、72路、76路、79路、80路、82路共13条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购置了101台大容量环保公交车,分别投入12条市区主干线路运营,其中有40台新能源混合动力空调公交车投入16、76、77路3条线路运行。 “新建、提升供销合作社农村经营服务网点1000处”是承诺之二。记者从市供销社获悉,截至11月底,全市已新建、提升了1087处经营服务网点,超额兑现承诺87处。 今年以来,市供销合作社以“新建、提升1000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点”为总抓手,制定建设规划,进行任务分解,落实专人负责,实行项目化管理,着力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日用品流通形成了县有龙头、镇有超市、村有加盟店的经营体系;农资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创新,农资配送、农技服务、技术培训等服务内容广泛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成效明显;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初步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体系。 “新建村邮站700个,城区便民服务站300个”是承诺之三。记者从市邮政局获悉,截至10月底,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成村邮站700处,完成全年村邮站建设进度的100%;全市累计建成便民服务站300处,完成全年便民服务站建设进度的100%。工作人员表示,便民服务站(村邮站)建设,以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为要求,确保发展一个稳定一个,成熟一个带动一片,实现站点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将尽快完善缴费类业务,扩大便民服务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