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祖岩
当前,基层干部深处服务一线,工作头绪多、担子重、压力大,有些干部发出没奔头、没干头的感慨。其实,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血脉在基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拿出得力措施和切实行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岗位中,既有“干头”,更有“奔头”,成为深得民心的“最美”基层干部。 以“干头”支撑“奔头”。基层需要一支肯吃苦、愿奉献、负责任的干部队伍,作为组织部门,应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着力增强干部的争先创优、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让干部铺下身子真干事,增强干部做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维护稳定的各种能力,以“干头”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用“奔头”引导“干头”。基层干部多埋头工作在一线,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入基层,大力在一线识别干部,在一线提拔干部,用“基层干部吃香不吃亏”的生动例子,来树标杆、明导向、鼓人心,以“奔头”来引导基层干部的“干头”;要不唯年龄、不唯票数,打破条条框框,从而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地舞台、创造更多地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以“奔头”激发“干头”。基层干部队伍中,大部分是积极向上的人,他们敬业精神强、精神状态好,政绩突出。重视基层干部,组织部门就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以“奔头”激发干部的“干头”、“劲头”,要让基层干部吃苦不吃亏、流汗不流泪,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激励更多的基层干部敢闯敢干、克难攻坚,不折不扣地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