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平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那年我20岁,作为潍坊的两名团员代表之一,我在那年的4月19日,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 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1949年4月11日开幕,4月18日闭幕。会议地址是北平市里的驸马营礼堂。与会340名代表中有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优秀学生,还有中国青年运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和少数民族青年团员的代表。进会场首先看到了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团结全国青年加强学习,发展生产,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大会通过了团的工作纲领和章程,宣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选举产生了团的中央委员会。邓小平、刘伯承、彭德怀、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我们。这些熟为人知的事不再详述。记得饶漱石、刘晓曾也来到会上说,他们到北平来,是参与研究接收大上海问题的。当时,解放军还未过长江,大家听了感到十分兴奋又惊奇。 在大会闭幕式上,主席团宣布:明天要到香山去见毛主席,顿时,会场沸腾起来,人人欢呼雀跃。 4月19日上午8点,我们分乘十几辆大客车,向香山进发。由于当时有来自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的代表,服装穿戴不整齐,大会为此给每位与会代表发了一套像红军穿的灰色军装,戴八角式红军帽。这样我们的穿着就整齐划一了。我们在一个广场上等了一会儿,便见警卫人员迅速分散到各警戒岗位,毛主席在秘书同志的陪同下,面带笑容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他亲切和蔼,神采奕奕。广场上顿时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毛主席频频举手或鼓掌向代表们致意。毛主席穿戴很朴素,头戴一顶灰色军式单布帽,高大魁梧的身上穿着灰色军式棉大衣,不时的转身向各个方位的代表们致意。陪同接见的还有在北平的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当时,我已是热泪盈眶,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在三年前,还是在烟台一家私营铁工厂学徒的穷孩子,会有幸福的今天,能当面见到毛主席。 这次接见后,我又回想起在团代会上见到的中央领导同志,他们当时的穿着也都很朴素,说话亲切平易近人、一点也不打官腔的那些儿事。例如:蒋南翔同志,听说是位很有学问的大知识分子,见到他时,身上穿的棉袄,已经很陈旧了,说起话来从不咬文嚼字。陆定一同志在谈话时希望我们青年团的办事机构设置要精悍,他打比方说:“假如我们的眼睛有了毛病,不能请两位大夫,让他们一人看左眼,另一位看右眼。”更难忘的是当时已经40多岁、身体胖胖的廖承志,在会议休息时与荣高棠同志身上系了红绸,领着我们扭秧歌,他们两人随时变换身段,有时还做个鬼脸,逗人欢笑,丝毫没有官架子。 从那年4月18日团代会闭幕,到5月4日再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因为交通不方便,我们仍然逗留在北平。期间团中央为我们安排了许多活动。在毛主席接见后的4月22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我们。记得他说,今年要召开新的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宣布新中国的诞生,这个消息更让我们激动不已。 1949年5月4日,作为青年代表,我又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大会上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党派、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552名代表与会。记得与会代表中,主席团特别介绍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刘善本,事后了解他是我们昌潍地区的老乡(昌乐县人)。廖承志同志向大会作了《中国青年基本任务》的报告,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总会的诞生。廖承志当选为全国青联主席,钱俊瑞、谢雪红、钱三强、沙千里当选为副主席,吴晗为秘书长。毛主席不仅为大会题词,他还在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陪同下,又一次亲切的接见了我们。 事过半个多世纪,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我,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再次回忆当年毛主席的接见,依然幸福无比。宋乐信撰稿 陈瑞曾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