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城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新产业开辟财富新路径
“五项摸排”打造美丽社区
“民情日记”问计民生促发展
消防“三张网”守护民生保平安
图片
梨园街道推进矛盾化解传递“正能量”
入户走访温暖民心
群众有了自己的艺术团
2014年0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产业开辟财富新路径
——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多机制促产业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王金
 通讯员 乔铭斐

  想发展先要“转”,要创新就要“变”,去年以来,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四个基地、一个体系、三个基础支撑”的发展战略重点和招大商、大招商的重大举措,坚持新兴产业引导培育、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在规模总量、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空间资源、科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引导培育高新产业骨干链条
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用我们的绿色溶剂生产的涂料,甲醛含量仅有普通涂料的万分之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称得上是完全绿色的涂料,这个技术在国内也属于最为领先的技术。得益于此,我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很好的销路,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日前,在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一工业园内,亿兴化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生态的发展要求,坚持一手抓现有存量的提升扩张、一手抓优质增量的膨胀聚集,加快改造提升盐及盐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现代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优势产业特色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引导培育高新产业骨干链条,助推园区转型升级,在提升产业层次的基础上,开发区着力培育“高”、“新”产业骨干链条。集中精力、集约资源加快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配套产业园建设,推进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滨海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开发区经济发展品质,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两化”融合加“飞地经济”
提升综合发展能力

  想要实现现有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快速融合发展,就要突出科技创新。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首先从根本上转变区内工业发展的方式。
  开发区积极承接潍坊滨海区的先进理念和产业辐射,在滨海区设立了昌邑潍坊滨海产业园,通过不断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搭建政策服务平台,引导现有项目向潍坊滨海区集中,发展“飞地经济”。努力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不断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凝聚力。特别是去年以来,开发区把招大商、大招商作为推进转调创的切入点,各部门形成同心同力转调创的浓厚氛围,着力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有效推动了开发区乃至昌邑市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两化”融合与“飞地经济”发展平台的双重结合,使开发区提升企业综合发展能力的设想逐步成为现实。
健全发展机制
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运营模式的探索、实行中 ,开发区实现了财政保障体制不断完善,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财政体系,实行分税制,培植财源,应收尽收,保障有力;通过财政预算体制,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落实税收返还、零地价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市场化运作试点,成功搭建起了滨海开发的投融资平台并建立起多渠道融资方式,增强了发展活力。
  日臻完善的运转发展机制,使开发区的项目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形成了优势互补,聚势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也为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将“突出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条;突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作为工作重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提高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加大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将重点打造滨海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石油天然气低碳产业园、城市静脉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以及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产值超过50亿、10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