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交朋友 为下一代送温暖 |
关工委组织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
|
|
本报讯 (记者孙孔嘉)近年来,全市7.5万余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坚持走到青少年中,与孩子们交朋友,为下一代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各级关工委组织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护航者”。 组织强有力。全市90%以上的市直部门、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各类学校、镇(街)、经济强村、社区均有党组织分管负责同志和威望较高的老同志担任关工委主要领导,形成了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目前,市委直属党委机关、县市区直属党委机关、各镇(街道)已全部建立关工委组织,80%以上的各级各类学校、社区、经济强村、设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市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网络已经基本形成,进一步增强了关工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资源大整合。各级关工委主动与各种社会力量一起,共同关注和帮助失学辍学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足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受到广大群众赞扬。市关工委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就全市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向市委提交了建立留守儿童“希望乐园”和“四点半学校”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按照规划,市关工委拟在三年内在全市建立150个“希望乐园”和“四点半学校”示范点。目前,第一批50所示范点建设所需的150万元项目资金已全部到位。 德育走在前。市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各单位也纷纷组织“五老”作报告、召开主题班会、举行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走访贫困学生等多种形式,将思想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有机结合,旗帜鲜明地对青少年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去年下半年,市关工委开展了“勤俭节约,你我同行”青少年征文活动,共评选表彰青少年155名,为促进青少年树立节约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健康、节约、文明的新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