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有底气 ◆赢人气 |
高密选派299名市直干部基层练真功 |
|
|
本报讯 (记者孙孔嘉 通讯员王翔 田久增)“3月25日,星期二主要工作:理清咸东村收支账,赶在下午前向村民公开;商讨小麦直补办法;协调村里3条道路硬化事宜……”这是高密市审计局选派干部任宪法在咸家工业区一天的工作日记,他是该市市直部门选派到镇街区工作的299名年轻干部之一。这是高密市践行群众路线、历练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的有力举措。 选派干部“接地气”。活动伊始,高密市明确要求选派干部既要沉到一线,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又必须做到不扰民、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建立健全《民情日记》制度,要求干部走到群众家里,坐到田间地头,为群众答疑解困。选派到柏城镇任职副书记的宋文华在小河崖村拆迁调地过程中,前后23次到拆迁户家做工作,最终感动其签订协议。同时,他还联系企业资助一户残疾拆迁户的女儿上高中,赢得了拆迁户的认可。自挂职以来,宋文华所在的工作组顺利完成60多户搬迁,调地200多亩,保证了重点项目的及时开工。 选派干部有“底气”。基层呼唤人才,基层也造就人才。通过到基层一线工作,高密市299名选派干部不仅搭起干群“连心桥”,同时也不断锻炼自身才干,工作“底气”越来越足。选派到夏庄镇任职副镇长的潘昌达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和企业管理等重点工作,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协助企业对接市直部门,参与成立高新区企业联合会,为促进工业发展、企业交流搭建了平台。去年青岛招商月,他所在的招商工作组招引投资5亿元的明冠科技和投资2亿元的智能机器人项目落户,2013年明冠科技一期实现税收169万元,二期也开工建设。 选派干部赢“人气”。高密市组织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该市选派干部共办理民生实事1.4万余件,招引服务各类项目680个,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气。该市住建局选派到姜庄镇工作的彭世章积极争取单位支持,筹资20多万元硬化村内6段泥土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选派市直干部到镇街区开展工作,不仅锻炼干部,转变作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牢基础。”高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杜启强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