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高密选派299名市直干部基层练真功
以高度的自觉深学细照笃行
加大技术指导 助力增产增收
团市委:以问题为导向征求意见
安丘市获“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优秀示范市”殊荣
烈士遗孤报恩乡邻
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园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集体交流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富民才是硬道理
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2014年04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民才是硬道理



  □本报记者 马廷刚 孙克义
  东斟灌村地偏,既不毗邻城市和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更无优势资源。
  东斟灌村民富,去年村集体收入70万元,2073名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
  普普通通小村子,何以走上人人羡慕的致富路?关键是村里有个坚强的服务型党支部。近年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富民才是硬道理,通过领办产业、土地、资金三家首尾衔接、自成体系的合作社,搭建起了群众抱团发展、互帮互助、自我服务的平台,破解了村级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带领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在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它的生动实践,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之路,是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之路,是践行群众路线之路。
  “以前我有两个1亩的小棚,想扩大发展却没有地。现在我承包了40多亩地,新建两个4亩的大棚,其余的地临时种粮食,为家庭农场做准备。”村民李宝先说,村里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让他有了更大发展空间。
  “百姓生产发展中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就解决哪些难题,最大限度的帮助群众发家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把问题导向视为做好农村工作的金钥匙,而集体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致富更是头等大事。
  1993年以前的东斟灌村,放眼全是一溜的低矮平房,两条土路连接着村庄和田野;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一家三口忙活到头。1993年后,寿光劲吹蔬菜大棚推广之风,东斟灌村也三三两两开始建起大棚种植黄瓜,群众开始尝到种菜的甜头。
  到1998年,村里大棚更多了,可收益却不如从前。“种大棚就是为了赚钱,可黄瓜种多了、市场饱和了,利润就薄了,就得考虑转变种植品种。”李新生说。
  种什么?怎么种?党员干部要显试身手,率先垂范。李新生带领4名党员干部带头试种“五彩椒”成功,奠定了彩椒作为该村支柱产业的基础。
  产品“转型”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矛盾又来了。在彩椒出售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卖菜收到“白条”的现象。村民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村里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民之所愿,施政方向。群众的不满,党支部一清二楚,也放在心里。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经过研究决定,由村集体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户入股,集体办蔬菜批发市场,由村“两委”直接为村民服务。2008年10月,村党支部领办了斟都果菜合作社,实行“合作社中介、买卖分离、购销钱款集体负责”的办法,根治了收菜不付款、打“白条”问题,并在技术、农资、营销、品牌等方面为菜农提供服务。2011年,合作社注册斟都品牌,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叫响了“斟灌彩椒、中国椒傲”的口号,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等地,辐射带动发展彩椒种植5000多亩。 
  “以前村头市场要收2%的管理费,现在合作社只收1%的市场管理费。我一年卖20万元左右的菜,光管理费一年就能省下2000多元。”李宝先说。
  这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彩椒产业发展壮大,许多尝到甜头的菜农想扩大种植规模,但就是没有地;而村里还有200多户村民因种种原因,不想种地了。人地矛盾咋解决?2012年5月,村党支部根据群众意愿,领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人均1亩,1亩占1股,每股年保底收入600元。剩余土地作为集体股,收益按集体60%、社员40%的比例分红,并根据人口、地价变动情况,一年一调股,3年一调承包费,实现了集体、村民双受益。
  李新生表示,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愿种地的老百姓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愿意种地的可以自己种,愿意多种地的有了条件;村集体的收入也由过去的40多万元增加到70多万元,有了更多的钱可以为村民办公益事业。村里先后投资28万元,对2公里的大棚区道路和村内道路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15万元为村民免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春节和中秋期间,为70岁以上的190位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村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土地流转后,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提升,菜农们资金流动快,信贷需求也更多。2013年10月,村里又创办了资金互助合作社。由蔬菜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成员自由加入。目前全村已有350多户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存款金额达到了120万元,为26户村民贷款95万元,方便了群众生产。
  村民李丙辉是受益户,“承包了100多亩地,需要用钱,写好贷款申请书,找两个合作社成员担保,理事长签了字,就可到会计、保管那里拿到钱。接着就可以买化肥农药,马上就用到地里了。”
“村里的钱村里使,大家也都知根知底,风险很小。”村主任、资金互助合作社理事长李春祥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