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我市规范提升殡葬服务质量
俭是传家宝
重温誓词
群众“所盼”成昌乐党委政府“所为”指向标
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利国利民
16人获推6月份“潍坊好人”
市委办公室负责同志走访慰问老党员
诸城“华夏龙城”获评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
高密市连续5年举办技能大赛
图片
2014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利国利民
——访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英成



  □本报记者 潘来奎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城镇化进程也步入高速发展期。建筑产业作为二者的契合点,必须同时做好节能降耗和提质增效两道加减法,这不仅是行业升级换代的使命,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面对机遇和挑战,建筑产业现代化成为大势所趋,而其中以CL建筑体系为代表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解决建筑保温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具有建筑革命的性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常务理事、潍坊市建设科技协会副会长、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英成。
  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CL建筑体系的概念是什么,它有哪些技术性能和特点?
  答: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建筑墙体外保温技术,其理论设计寿命只有25年左右,远低于建筑主体50年的设计寿命,外墙保温因维修更换会产生大量资金消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建筑节能与消防安全亦无法兼顾,由此引发的诸如央视、沈阳、上海等大火,和近期济南、北京、河北等地外保温因大风大雨脱落等问题会越来越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维修、更换很麻烦,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CL建筑体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保温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取代了传统建筑外保温“套棉衣”的做法,集建筑保温隔热功能与墙体维护功能于一体,墙体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温措施即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CL建筑体系技术内容涵盖现浇、预制装配、模块组装、喷抹等方式,主要有外墙板、填充墙板、叠合楼板、屋面板、低层整体装配板及房屋、钢结构配套板、工业厂房填充板等产品,适用于城镇多层至高层建筑、低层农村建筑、工业厂房等多个方面,其产品都是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或浇注,是建筑产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外保温技术相比,CL建筑体系技术具有六大突出优点:一是节能保温措施与墙体同步施工,实现了与建筑物同寿命,保温层不再需要多次维修、更换;二是保温材料置于墙体之中,采用现场装配或混粘土浇筑等方式施工,有效避免了外保温工程存在的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工程消防安全隐患;三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完全能够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采取进一步的技术措施还可达到更高的节能要求;四是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五是全部产品工厂化标准制作,产品质量可靠,规格统一,施工过程不需要二次耗能建筑材料,节约能源和减少了污染;六是抗震性能好,延缓力强,安全可靠,用于农村住房解决了抗震节能保温问题。
  问:当前CL建筑体系在全国推广情况如何?作为我市较早推行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企业,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近年来取得哪些成绩?
  答:以CL建筑体系为代表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全国各地积极推广应用。2013年3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明确规定:积极发展应用建筑节能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新型技术,在省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全面推广应用。泰安、临沂、济宁、聊城、莱芜、淄博、东营、威海、枣庄、滨州、菏泽等市和宁津、齐河等市县已下文强制性推广一体化技术,凡不按规定应用的不予办理图审、开工和工程验收等手续。河北、河南、内蒙、陕西、青海等地也已下文强制性推广应用。
  山东盛佳科技节能有限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新型建筑节能科技企业,引进了具有二十多项国家专利的“CL建筑体系”技术,现已建成能满足50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的节能产品基地。目前我公司产品主要辐射淄博、青岛、东营、烟台、日照等地,已应用建筑面积达600多万平方米。
  公司发展过程中,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市建设局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并指派相关科室包靠,帮扶企业解决困难。几年来,市建设局组织召开了各种技术宣贯、座谈研讨、现场交流、推广应用等会议近30次,对推动我市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做到了从无到有,在潍坊市应用CL建筑体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
  公司依据CL建筑体系的突出优点,总结推广应用CL建筑体系的经验,结合建筑产业化的推行,重新制订了发展规划和目标,调整了发展方向,将CL建筑体系技术发展成预制装配式、整体组装式、预制现浇结合式、配套部品等多种产品于一体的技术体系;依托公司自身的开发、施工、生产、技术服务等集团化优势,三年内建成大型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
  问:您觉得今后建筑产业化和CL建筑体系推广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作为一项新型技术的推广,各方阻力和困难重重。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传统建筑产业的革命,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必须紧紧依靠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政策的扶持。从多年的实践看,不管是“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还是“建筑保温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以及今天提出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对我国建筑业来说,从技术、投资、管理等层面都没有什么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现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规划纲要和政策措施,但是,应该加强执行落实度和强制性措施,加快发展应用速度,利国利民。
  其次,政府要对产业化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必须考虑建筑结构技术上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保证建筑整体结构安全与建筑产业化技术同步,不能只推行不管安全因素和可操纵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另外,房屋的建筑质量是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作为组成建筑产业的企业,依据企业战略发展和自律建立企业联盟约束机制和质量信用保证体系,使用有质量保证的建筑产业化部品,建放心优质工程;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防控,正确引导;建筑产业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体系,建立联盟约束,价格防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节能环保的技术产品,让不合格企业自行出局,使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企业和建筑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