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全国公车改革能省多少财政钱
全面启动
车改更要作风改
中央国家机关启动公车改革取消公车将公开拍卖
公车改革的地方样本
□杭州: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
□昆明:实行非货币化改革
□沈阳浑南新区: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
我市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我市开展职业病危害治理专项行动
我市采取措施撑起暑期安全“防护网”
我市举办镇(街)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
2014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改更要作风改



  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公布,标志着全国范围公车改革全面启动。
  正值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时,顺应群众呼声,中央强力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和浪费,彰显的是深化改革的勇气,意义非同一般。
  回顾中国公车改革的历程,如果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已经“摸着石头”探索20个年头了。20年间,有多份中央文件涉及公车改革,一些地方和部门也进行过各种公车改革的实践,但大部分或陷于沉寂,或效果不佳。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一些干部享乐主义和崇尚奢靡的官本位思想作怪,当改革触及本身利益时,动力就不足了。
  长期以来,一批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追求奢靡享乐,公车要超标买大排量、高配版;不给派车就不下基层;有的领导干部甚至有“三驾马车”:城里坐轿车、下乡坐大排量豪华越野车、考察坐高档商务车;还有的甚至将公车当私车随便用。
  应当看到,公车改革固然可以改变现有公车使用管理制度,大幅度降低相关行政经费开支,减轻财政负担,但改革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干部转变作风,革除掉一些干部身上的“老爷作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
  公车改革既是改制度,更是改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和虚浮作风。所有参与此次改革的机关和单位,都应认清深层意义。同时也要强化信息公开,畅通监督渠道,防止公车改革出现阳奉阴违、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