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来森
夏日的季节特征,似乎只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黏稠”。一切,都是那样的浓郁、厚重,仿佛,搅也搅不动。 晴好的天气,太阳悬空而挂,那样的低,仿佛就在头顶上。火辣辣的阳光,照射下来,炙烤着地面上所有的生命,满世界都在霍霍燃烧。你不敢抬头望天,阳光的毒热,会灼伤你的双眼。空气中,蒸腾着滚烫的热气,每一个角落,都在作哄哄的火响,沉闷的、阴郁的。一切,都无处逃逸。 牲畜,不再欢腾、奔跑,而是大多蜷缩在一角,张着大口,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一条狗,夹着尾巴,从大街上蔫蔫而过;一头猪,钻进一堆泥浆里,蠕蠕而动;一只鸡,站在一片绿阴下,耷拉着自己的脑袋……鸟儿的叫声,也不再清脆嘹亮,变得低迷而沉闷,好似,炎热,灼伤了它的喉舌;人,则在四处寻找着绿阴,一旦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便坐下来。手中的芭蕉扇,不停地扇着,却仍然阻挡不住汗液的流淌。每一根毛细孔,都在流汗。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迷离了人的双眼,仿佛,这个世界也变得迷离堂皇起来。 汗水,湿透了衣服,用手拉一拉,扯一扯,希望能有点风吹过来;可是,一阵风过了,汗水,还是在不停地溢出,不停地溢出……整个人,被汗水,凝结成了黏稠的“一团”,像一块正在被蒸熟的糕点。 好不容易挨到了晚间,太阳总算消失了,免除了火辣辣的灼烤。可空气,依旧滚烫;闷热,在夜间涌动着,人难以入睡。人,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每一次翻动,身下都留下一片汗渍。夏天的夜晚,人,也不得不与黏稠相伴。 盼望着来一场雨吧,好驱赶这一场场的炎热。俗谚曰:“夏日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可有时候,天,就偏偏不变。云彩,在一堆堆堆积,厚厚的云,挤满天空,雨,却总是下不来。堆积的云彩,反倒使天空,愈加闷热了。空气,仿佛停止了它的流动;大地,变成了一口闷笼。人,变得急躁,而易暴,仿佛胸中积郁了一腔的怒火,却总找不到一处发泄的地方。只好,抬头,看看天,看看天。然而,得到的,却是一脸的失望,和一腔的郁闷。天上,云还是云,雨,却总也落不下来。 进入晚间了,雨,总该下了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静静地听着,希望听到户外落雨的雨点声。可雨点没有,只是听到了遥远处传来的一声声闷雷,很遥远,很沉郁,似乎在努力挣扎着……那种闷雷的挣扎声,愈是加剧了人的焦灼之情,对人,形成一种期盼的煎熬…… 霹雳一声,一个炸雷在窗前响起,一场雨,终于落下来了。天气,清凉了;可雨,却又落个不停,常常会一连落上好几天。大雨倾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湿淋淋的,照样,是一种“黏稠”的感觉…… 不过,夏天里,也有一种“黏稠”是可人的,那就是那种“黏稠的绿”。 不管怎样,夏天的雨水,总还是多的,温度又高,所以,夏季里,无处不绿。田野,是一望无际的绿,浩瀚如海洋,波涛汹涌的气势,悦目得惊人。而且,那种绿是多么的浓郁而厚重啊。绿,似乎不是在散溢,而是在流淌,黏稠的绿液,在每一片叶片上流淌,流淌出一种生命勃发的气象,流淌出一份汪洋恣肆的生机。 这是夏日里,最美的一种“黏稠”,让人欢喜,让人爱。
|
|